第1部分(3 / 4)

。 不要“羞於談錢”

7。 如何教孩子理財

8。 瞭解孩子的理財心理

9。 簡單實用的理財教育技巧

10。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成為孩子順利成長的絆腳石

中國教育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性教育方案。要是歸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來,似乎有失偏頗。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通常會變著法地迴避性教育問題。而學校教育就彌補這一點了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在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下,面對一些性知識幾乎為零的孩子,以至於發生什麼未婚媽媽、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現象時,除了深刻思考我們教育的失敗之外,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去討論它們帶來的危害了。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每個人永久的學校。

1。 諱目如深的題目

2。 孩子的“性路歷程”

3。 每時每刻的性教育

4。 前期的家庭性教育

5。 後期的家庭性教育

附錄:家長應該知道的6種教育方法

1. 爾?威特:全能教育法

2. 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3. 斯特娜:自然教育方法

4. 蒙臺梭利:特殊教育法

5. 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

6. 多湖輝:實踐教育法

。 想看書來

前言 誰決定孩子的命運

“孩子聰慧或愚鈍、成績優秀或糟糕、品質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殘缺,一切都流轉變化,但它們似乎總是被什麼東西決定著,就像是已經註定了一樣。”

——阿德里安?愛爾維修《論精神》

再也沒有比教育更讓家長激動的詞語了,在當下的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几乎天天提到它,無時無刻不聽到它。但是,關於如何才能將孩子教育得更好,卻是一個難乎其難的問題。

為了幫助理解這一謎題,我們不妨再聽一聽法國教育家阿德里安?愛爾維修的理性思辨:

從孩子一獲得生命和運動能力的時刻,教育就已經開始了。模仿與追隨是人的天性,於是他們的真正教師,其實是他們周圍的物件,他們的全部觀點、意識、習慣、性情……都是從這些教導者之中得來的。

現在我們明白,教育的真正意義何在了。

教育,是讓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獲得正確的心智、美德、與天才,讓正常的孩子日趨偉大,讓有缺陷的孩子獲取幸福。其前提是,我們必須掌握一種締造偉大與幸福的工具,這種工具正是正確而科學的教育方式與環境,而每個孩子都只是教育下的產物。

從這個意義上說,有著怎樣的教育,也就有著怎樣的孩子。

因此,這一締造未來的教育過程,從時間上講,開始於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從空間上講,則是處在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

當我們瞭解了這一切之後,不妨自問一下:

在當下的中國,我們的家庭教育,可曾達到了足夠的高度,足以為我們的孩子締造偉大與幸福?

在許多中國父母看來,他們無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為子女鋪墊一條成功之路,願意為其提供最充足的資源支援,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滿意者少,失望者多。

看到這樣的現狀,相信沒有人不會感到悲涼。這幾乎是一個民族教育方面的最大悲劇。

也許有許多專家、學者,會為我們分析出中國家庭教育的無數成功之處,無數家長們也可以現身說法,告訴我們用中國家庭的模式來教育子女,有著怎樣的先天優勢。

但是這些都是無用的,心血是心血,資源是資源,成果是成果。這其實是三個關聯甚少的不同概念。最成功的孩子,不一定享受著最多的心血與資源;反過來,那些不成功的案例中,又有幾個是因為家長的放任自流與熟視無睹而造成的?

我們有許多的家長,都是“心血痴迷者”,都是“資源迷信者”,總是以為,我投入了那麼多的心血,我為孩子提供著那麼多的資源,我為他締造了最好的教育環境,我的孩子憑什麼不成功呢?

遺憾的是,教育的規律不是這樣執行的,教育環境也不等於時間與金錢的簡單疊加。在孩子複雜而又簡單的心理過程中,在孩子不確定而又有跡可循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心血、精力還是資源,都不是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