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他的大多數戰友把攻佔亞速視為令人快慰的結局,彼得卻認為這僅僅是同土耳其交戰中的一個插曲。去黑海的出海口依然未通,刻赤海峽仍由土耳其的工事防守著。因此,必須加速建造新的戰船,僱用新的專家,要派遣俄國紳士出國學習航海技術。根據這一想法,50名貴族出身的子弟被指定移居國外。其中有23人已有親王的爵位;有些人已經成家,為一家之長。這又有什麼關係!他們必須服從沙皇旨意,丟下妻子兒女,身邊只許帶上一個隨從,自己出錢到義大利、英國、荷蘭,到遙遠的土地上向當地人學會使俄國成為歐洲最強大國家所需要的一切!
一經宣佈要以流放國外作為完成學業的措施時,貴族們陷入了一片驚慌。但是,任何乞求也無法改變彼得的決心。不論是年歲小的,還是年歲大的,這些未來的留學生,都必須準備行裝,到異教的國度去生活。
他們只有拿到了教師的合格證書,才能被批准返回俄國。如果有誰提前回國,沙皇就將沒收其全部家財。
在離別之際,被丟下的妻子們穿上象徵著戴半孝的藍色服裝為他們送行。也在這同一時刻,彼得宣佈,他將親自參加“高階使團”出訪西歐各國,瞭解那些國家的科學進展情況,爭取在軍事上與外交上得到這些國家的協助,以便反對俄國的世敵。
現在,他在亞速打敗了土耳其人,因而完全有條件昂首挺胸地去拜見他的兄弟——其他國家的君主們。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微服訪歐洲(1)
佔領亞速是一件極端輕率的危險的事,它惹出了俄羅斯跟整個土耳其帝國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而俄羅斯僅有的一點力量,卻只夠對付一個小小的要塞,這在亞速戰役中彼得和他的將軍們是瞭解得一清二楚的。現在他們不想征服別人,只求在土耳其萬一從海陸兩路進攻俄羅斯的時候能保全下來。
必須出去尋找盟國,用最快的速度來改善和裝備陸軍與艦隊,按照新的、歐洲的形式來改組那完全生鏽了的國家機器,以及弄到錢,錢,錢……
這一切只有歐洲能夠提供。
需要派人到那邊去,而且必須去!
彼得在籌備“高階使團”出訪時,深知這意味著同傳統舊習決裂。在他之前,只有一位君王——基輔大公伊茲雅斯拉夫貿然穿越國界到祖國以外的其他地方。他於1075年拜會亨利四世。自此以後,莫斯科歷代君王都緊閉國門,還嚴禁自己的臣民去國外。西方國家卻不同,不嚴禁自己的臣民去國外。
對西方國家人來說,出國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對一個俄國人來說,想跨越國界本身就意味著背叛。在俄國,任何出走都必須引起懷疑。
1672年發表的“卡里斯勒大主教三次出訪記”這樣寫道:“俄國人不得離開自己的國土,因為到了國外,他們將學到其他國家人民的風俗習慣,染上其他國家人民的思想見解,從而產生衝破奴役枷鎖的念頭。”
1696年12月6日,當沙皇向杜馬宣佈其出訪計劃時,大多數貴族均表示無比驚愕。
對俄羅斯偉大的君王來說,遠離自己的國家,遠離東正教的光輝,到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居住的異鄉去遨遊,這豈不是有失於自己的身份嗎?吃異國人的麵包,這豈不是有失於自己的尊嚴嗎?貴族和教會試圖提出軟弱無力的指責,但彼得卻堅持自己的想法。他一定要同外國建立聯盟關係,一定要學會各種技藝。
“高階使團”決定出訪阿姆斯特丹、柏林、維也納、羅馬、哥本哈根、威尼斯和倫敦。唯獨不去法國,因為路易十四支援土耳其人,還試圖在波蘭的王位上扶殖自己的傀儡。
使團中將包括三個大使:勒福爾任首席使團長,還有費多爾·格羅萬和沃茲尼津。這三位大使每人將攜帶12名紳士和2名年輕侍從作為隨員。
此外,隨團同行的還將有35名“志願者”,他們所負的使命是與外國人接觸,向外國人學習。
這些“志願者”當中有一個名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人,這便是沙皇。他將以此化名隱匿自己的身份。這樣,他既可滿足自己故弄玄虛的癖好,又可藉以掩飾他不習慣於官場活動的固有弱點。他將混雜在人群當中,指揮一切,觀察一切,學習一切,而不被人們所發現。他嚴禁向外人透露他的身份,違犯者以死罪論處。為此,將加強對郵政的檢查。凡是送國君的信,一律要投寄在彼得·米哈伊洛夫的名下,信裡也不能使用誇張的敬辭。彼得·米哈伊洛夫在出訪期間為通訊使用的特別玉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