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馮導吐出一口白氣,右手夾煙,又伸出左手食指,往起一磕,問:“再說!”
“試探!”那倆人同時道。
“怎麼試探?”
“搭搭手唄。”褚青忽笑道。
葛大爺拄著腮幫子,也笑道:“畢竟沒仇沒怨。”
“哎喲!”
馮曉剛掐掉煙,使勁搓了搓臉,愁道:“你倆可算給我出難題了!”
經過一番研究,他已經明白了癥結所在,不是技術和人物設定,而是那不著四六的臺詞。從《甲方乙方》開始,到《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和《大腕》,他靠的就是汪朔式的痞味對白。
通篇嬉笑怒罵,針砭時事,各種嘚兒詞滿天飛,老百姓也喜聞樂見。
馮氏賀歲片之所以能成功,首先是汪朔墊的底子。有些片子的編劇,別看標了馮曉剛的名,其實是汪朔寫的。
哪會電影局特不待見這位爺,不管啥內容,只要瞧見這倆字,妥妥一頓吊打。
至於第二位,就是葛尤,他屬於最合適的表演者。
因為汪朔的風格,貌似非常的口語化,實際夾雜了大量的書面語和成語。葛尤卻可以處理的不著痕跡,一本正經去演一個特不著調的事兒。
而除他之外,往往還有很多神奇的搭檔。
比如傅彪、徐凡、英達、張國利等等,這些老戲骨子,瞅著角色不起眼,卻能極為恰當的烘托氣氛,甚至把葛尤的表現再往上託一託。
就像相聲裡的捧哏逗哏,旗鼓相當,有來有往,那才叫瓷實。
正是由於這個演員群體的存在,才造就了馮氏喜劇片整體的語感氛圍,特貧,特賤,特才華!
反過來看《天下無賊》,摒棄了諷刺喜劇的路子,以至於那種語感氛圍蕩然無存。
包括黎叔這個角色,起初沒想找葛尤演,他是臨時救場的,編劇才給加了幾句慣有對白,不然同樣很無趣。
可這樣一來,就顯得黎叔和其他人不一樣,很突兀。尤其跟王薄,就像個在天橋胡混的老京痞,冷不丁扎進了西洋鏡,到處朦朧。
演技這回事啊,有時候真的受劇本和導演所限,具備條件才有發揮的地方。而剛才那段戲,褚青和葛尤演的都沒問題,關鍵就在語言不搭,擰巴!
那該怎麼辦?
要麼黎叔,要麼王薄,臺詞推翻重來!(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六章 互飆
馮曉剛想來想去,決定將王薄的臺詞做一些變動。由於時間緊任務重,他便召集了幾位編劇連夜奮戰,總算沒耽誤正常拍攝。
其餘的部分不用管,主要是跟黎叔搭戲的情節,好讓雙方的語感保持一致。這種臨時改戲的行為,演員最容易蒙圈,因為你得重新醞釀、揣摩。
褚青呢,也沒有多少功夫去熟悉,幸好葛大爺一遍遍的陪著對戲,狀態才沒落跑。
次日下午,攝影棚。
今天並無周遜和汪寶強的戲,只有李兵兵、尤永、廖帆幾個在候場,加起來有不到一分鐘的鏡頭。
話說跟兩個月之前相比,那姑娘要自信多了,沒事就拽著葛尤扯淡,渾身透著股城鄉結合部的豔*俗氣。
大家忙忙碌碌的,到了九點鐘左右,仍在那兩節車廂的隔間內。
張離已經架好了攝影機,心裡卻略感不安,不停瞧著周圍的小夥伴。但從他們的表情上得知,大家與自己相同,誰也不曉得這片子會變成什麼樣。
相反,馮曉剛倒是信心滿滿,大馬金刀的往椅子上一歪,十足的要看場好戲。
“各人員就位!”
“ACTION!”
場記一打板,就見那扇小門一敞,褚青不急不慢的推著葛尤出來。後者依舊到左側站定,駝背垂頭,卻沒吭聲。
“你還真下本錢啊!”
褚青微微彎腰,打量了對方几眼,又用那種鄉村老師的手勢扶了扶眼鏡,道:“嘖嘖,連老人斑都弄出來了。”
說著,他就要去碰。
“哎哎,新技術!新技術!”
葛尤右手拄著柺杖,左手把他扒拉開。啞著嗓子道:“你那小鬍子也不錯,整體造型特搭配。”
“比不得你,我就沒裝過五十歲以上的。”
褚青隨意踩了幾步,身子一載歪一載歪的,邊往門口走邊道:“哎,怎麼瘸的來著,這樣?這樣?”
“嗯嗯,腳再拖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