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無佔領意圖,甚至松錦一戰已把明軍精銳打得落花流水,仍是“和”字當頭,而且戰略上一直採取漢族謀士們(比起主子來更有遠大理想與抱負)認為是最下下的蝸牛之策,即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先取寧錦,再窺山海關,大明願和就罷了,不和也更容易打你。
這說明什麼?不是皇太極笨蛋,而是他骨子裡根本就不打算滅明。否則,寧錦真有那麼重要嗎?五次入塞那會兒,動輒半年,哪一次受過寧錦的牽制?大後方受過襲擾嗎?回軍之師又遭過真正攔截嗎?
待到多爾袞上臺,明之寧錦防線更因松錦大戰的慘敗崩塌一大半,兩角只剩一角寧遠,帶著中前所、中後所和前屯衛三個小城,實力大不如前,守衛都勉強,更別談什麼牽制了。其實寧錦讓滿洲人神經緊繃更多的是另一種象徵意義,原來大明始終沒有放棄收復遼東。
據史書記載(常常自相矛盾),多爾袞及另一個攝政濟爾哈朗(很快就靠邊站了),都屬於滿洲貴族中力主入關的激進派。既然這樣,掌了權後還不棄了下策,避開寧遠,西入長城,揮軍南下,直搗北京,速佔華北?當時形勢就像前文所說真是好極了、美極了。
何況大清前期尚武重軍功,新任領袖哪個不想在戰場上立刻揚名樹威?當年皇太極一即位,就發動了寧錦之戰,便有這個因素在裡面,多爾袞自然也不例外。但奇怪的是,既然目標不同,他為何又沿襲皇太極的老路,把打擊的重點放在山海關外呢?
崇禎十六年(1643)九月十一日,皇位爭奪戰結束不到一個月,多爾袞即坐鎮大本營瀋陽,由濟爾哈朗帶著滿洲鐵騎狂嘯而去,把關外三個小城全部拿下。不過,重鎮寧遠依然在吳三桂手裡,大明旗幟高高飄揚。整體上這次大規模征伐,清人並未達到預期目標,有點喪氣而歸了。多領袖牛刀小試鋒不利啊。
再奇的是,緊跟著半年內,多爾袞竟無所作為了!面對危亡在即的大明,本來最有實力,也是最有可能給予最後一擊的大清,卻在他的帶領下,好像搞不清方向了,傻愣愣在那看著,甘做綠葉配紅花起來。
僅有主動的一次是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多爾袞派人到陝西找李自成,欲結同盟共擊大明,最終沒有下文只好作罷。多爾袞和他的大清,經歷了松錦大勝與壬午橫掃後,竟如此不瞭解明情,對一觸即潰的帝國,還想著聯合起義軍共同擊之,眼光絕對超一流!
直到李自成搶了頭彩,三月上旬兵臨北京城下,到手在即,吳三桂又奉旨從寧遠撤回勤王,多爾袞才於三月十六日得知了一點情況。還不是關於李的,而是有關吳的自動撤退,讓他感覺到了大明有什麼異常(資訊收集多麼遲緩),才決定乘機攻明(不是大順),來個混水摸魚,就這還不是馬上,而是四月初。真是無語!兵貴神速呢?搶抓機遇呢?
更奇的是,多爾袞帶著大軍四月初九從瀋陽出發,明知吳三桂撤了,他卻不從夢寐以求的寧錦大道跟進,乘機拿下山海關,而是又踏上了過去從薊門一帶入中原的曲折老路線,聯想到去年還全力攻了一次寧遠,試圖打通一下,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而且多爾袞僅以每日平均五六十里的速度慢騰騰前進,跟春遊似的,真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北京城下?更搞笑的是,十三日渡過遼河後,他才得知李自成進了北京城,崇禎完蛋了!原來我們雄才大略的多領袖,就是這樣縱覽全域性的。
真是看不懂了,如果沒有李自成東進北京在先,多爾袞會無為到何時?激進在何方?有本事在何地?人家在襄陽建立政權後,路線很明確,先下西安,再克北京嘛。而他多爾袞卻於明亡在即之關鍵時刻,不知彼心無底,反應鈍動作慢,更嚴重的是方向太模糊、目標不明確,純粹摸著石頭過河,就像他自己所言:“何言一統,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張怡《諛聞續筆》卷一)這一點在他此次出兵過程中,可謂盡顯無疑。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燕雀豈會成鴻鵠
多爾袞得知吳三桂從寧遠撤退,預感明必有大變後,反應遲鈍了點,行動緩慢了些,只是能力方面的問題,不能說他內心裡不重視。
多爾袞倒是下令全國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從軍(朝鮮《李朝實錄》仁祖卷四十五),就像他老爸老哥曾經做過的那樣,傾舉國之力入侵中原,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呀。滿洲人雖是一個小民族,百萬人總該有吧,就算按照各方記載最低數字六十萬來計,老弱病殘PASS掉,青壯年也不會低於十萬的,再加上歸附的比滿人更多的漠南蒙古人,還有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