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大部分人口的漢人,想想能徵多少兵吧。況且除了漢人定居民族特性,滿、蒙可都是男人們上馬便是兵、下馬就是民的主兒,既比中原民族徵兵易、成本低、來得快,又能輕鬆得到更多能征慣戰之士。
因此多爾袞帶走的人馬最保守估算也當有十四五萬強兵,也許都有二十萬了,只是清人極不願記載自己每次出征的軍隊數量,很難搞得清確切數字罷了。那個時代,中原民族與遊牧漁獵民族打仗吃老大虧了,有些人竟還用雙方總人口及軍隊人數來比較,得出滿洲人最終獲勝的超凡偉大,極端幼稚不是?
一下搞了這麼多人馬入中原,說沒有大志向在後面撐著,好像都不太有人相信,那就讓咱們看看歷史上名頭非常響亮的大清第一漢臣范文程,於四月初四(1644)大軍未出發前,給多爾袞上的奏書咋說的吧。可不要小看這個,它可是一向被後人拿來作為清人入主中原的總戰略方針來看的,代表了帝國統治階層的最高精神。不過清官方記載時已多次刪改,很難看到原文全貌了,但其中仍透露出來的與清人早有定鼎之志不相符的東西,倒越發顯得彌足珍貴了。
“乃者有明,流氛踞於西土,水路諸寇環於南服,兵民煽亂於北陲,我師燮伐東鄙,四面受敵,其君若臣安能相保?……今明朝受病已深,不可復治,河北數省,必屬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患其不得,患我既得而不能有。夫明之勁敵,惟我國與流寇耳。如秦失其鹿,楚漢逐之,是我非與明朝爭,實與流寇爭也。……彼明之君,知我規模非復往昔,言歸於好,亦未可知。……當嚴禁軍卒,秋毫無犯,又示以昔日得內地而不守之故,及今日進取中原之意,官仍為官,民仍為民,官之賢能者用之,民之失所者養之,是撫其近而遠者聞之自服矣。如此,河北數省可傳檄而定也。……此行或直趨燕京,或相機攻取,要當於入邊之後,山海、長城以西擇一堅城,頓兵而守,以為門戶,我師往來,斯為甚信。惟攝政諸王察之。”(全文詳見《清世祖實錄》)
看下來,真要懷疑這范文程的韜略水平了,文章寫得亂姑且不去說它,戰略上也是雜七雜八,沒有一個主心骨,還有點自相矛盾。什麼明已不可治啦,河北一帶將歸他人啦,與咱爭天下的換成流寇啦,不要再搶掠百姓啦,得民心河北傳檄可定啦(清人得天下啥時憑的是人心),大明願和也不要拒絕啦(不可治了還跟它和什麼),直趨燕京或相機攻取啦(等於沒說),長城內要擇一堅城固守啦(不是要奪河北嗎),等等。不過其中有兩處倒值得關注。
一是進兵的最大著眼點一再停留於河北數省(黃河以北,大致今華北),加上其他種種跡象可表明,大清起初的入主中原,跳不出四百年前金國的窠臼,最大限度也就是佔據河北而已,哪裡是什麼整個天下。這從剛入關後的表現,也可看出。
二是沒有一次提過李自成入京,倒是能側證出當時的多爾袞確實不明瞭北京的狀況,才會在大明北方已亡時,還把直接矛頭對準它,直到十三日大軍渡過遼河,方知北京實情,原來對手變成李自成了。
據記載,范文程還向多爾袞進過一次大策:“自闖寇猖狂,中原塗炭,近且傾覆京師,戕厥君後,此必討之賊也。雖擁眾百萬,橫行無憚,其敗道有三: 逼殞其主,*矣;刑辱縉紳、拷掠財貨,士忿矣;掠民資、淫人婦、火人廬舍,民恨矣。備此三敗,行之以驕,可一戰破也。我國家上下同心,兵甲選練,誠聲罪以臨之,卹其士夫,拯厥黎庶,兵以義動,何功不成!”(《碑傳集》第三冊)
這儼然是對李自成在京表現的完美總結,向來也是人們樂於引用的。問題是,清人大發兵時都不知李自成打進北京城了,連吳三桂四月上旬也才從逃出的家人口中得知一點京城的訊息,他范文程何時知道得這麼詳細呢?又是誰告訴他的呢?真實性很讓人懷疑,不足為憑。
且說多爾袞得知李自成打下北京城後,對是否繼續前進有點猶豫,畢竟那是一個從沒較量過的對手,想想自家人曾三圍北京不能下,而人家一次就搞定了,必有過人之處呀。為此他還專門請來與李打過仗的洪承疇,想聽聽他的意見。
洪承疇自然也是一番高談闊論,其中認為大順軍“雖不能與大軍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漢兵輕視之也”。判斷還算正確;嚴明軍紀方面,與范文程類似,也應肯定。至於對李自成“遇弱則戰,遇強則遁”(《清世祖實錄》卷四)的看法,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但那更多是六年前的了,彼時李自成標標準準的流寇,此時可是有廣大疆土在握的帝王,哪能相等觀之?一個新興政權面對從未交過手的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