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吵、怨恨而後又互相原諒的迴圈,這一對父子終於和解了。奄奄一息的國王開始準備自己的後事,並給腓特烈最後一次忠告。一七四〇年五月三十一日,腓特烈·威廉去世。腓特烈的生活也立刻由一位紳士學者,搖身變為責任重大的年輕君王。多年來的寫作和研究,此後即將為治國和征伐所取代。在老國王去世的那一刻,也就是腓特烈與年少時光正式揮別的時候。腓特烈登基為普魯士國王時,年二十八。

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時,一直希望收復失土以重振普魯士。其中,波美拉尼亞(Pomerania)在勃蘭登堡(Brandenburg)選侯腓特烈·威廉(Frederick William,腓特烈的曾祖父)時代便已征服,而萊茵河沿岸的尤利西(Jülich)公國和波爾格(Berg)公國領地,則是犧牲了和英國及法國的協定,才從奧地利得到的。然而被稱為“戎裝國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並未收復最重要的西里西亞,也就是受奧地利控制的普魯士南部奧得河(Oder River)沿岸地區,相當於今天的波蘭西南部。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時曾不斷力爭此地納入普魯士版圖,但也一直無法實現夢想。雖然他為普魯士建立了武力,但卻一直遲疑不用,不願投入所謂“師出無名的戰爭”。他所最關心的,還是國際形勢的穩定,為了保持這種穩定,他一共簽了四十件協議。對腓特烈而言,這些協議便成了他的一系列障礙。

曾經是位愛書的詩人又是音樂家的腓特烈,渴望用戰爭來一舉解決西里西亞的屬權問題。現在,他擁有父親留下來的八萬三千名士兵,其中包括了由腓特烈·威廉一世親自挑選、身材特高計程車兵組成的榴彈衛隊(Grenadier Guards),腓特烈將這個在他父親固執的觀念下組成的部隊解散,另外組織十六個步兵營取代。此外,他還有約八百萬泰拉(talers)(當時普魯士的貨幣)可以支配,而國內的工業經濟也正快速發展。他寫道:“我希望讓普魯士從塵土中重新站起來,……讓新教在歐洲、在帝國內昌盛,讓普魯士成為受到壓制者的避難所……成為不義者的夢魘。”

甘 地(1)

第一章:甘地的印度

以這種方式來開始全國性的革命行動,的確很奇特。一九三○年,四月六日,一位瘦小纖弱的老者,只披著普通農家自織的亞麻布,走向印度海岸,蹲下,然後抓起一小把海鹽。他不是任何政黨的領導人,也沒有擔任任何有權力的職務。一副小圓框的眼鏡,一支手杖和帶鏈子的懷錶,這些幾乎就是他所有的財產。然而,在過去的二十四天中,他和一群追隨者向海岸跋涉前進,沿途更有數以千計的印度同胞們加入,壯大他們的聲勢。農人們在他們經過的路上拋撒花朵,在地上灑水以防塵土飛揚。而當老者在指間抓起海鹽時,訊息已像閃電般地傳遍印度,更迴響於世界上。

全印度等待莫罕達斯·甘地( Mohandas Gandhi )發出這個象徵再度為獨立而奮鬥的訊號,已經等了兩個月。當印度的政治領袖們頭一次聽到甘地打算向英國政府的食鹽公賣權挑戰時,他們困惑不已。他們要求他的是帶領大家走向獨立。幹嗎在這個關鍵時刻,為些不重要的事分神呢?就連掌管印度的英國總督一定也有同樣的看法。因此,他根本懶得去攔阻甘地。

然而,雙方都低估了這位偉人。甘地洞悉這個國家與人民的命脈所在。食鹽是印度窮苦工人們吃飯時絕少不了的,而印度絕大多數的人口就是這些勞工。他們在酷熱中工作,身體所需養分流失在汗裡,便需要鹽來補充。

雖然政客們對甘地的行徑不解,但是人民立刻便能瞭解,自由地生產食鹽是他們應有的權利。甘地相信,一個國家的力量衍生於人民的意志,而非政治領袖。只要印度人民不再恐懼壓迫他們的統治者,印度就能脫離英國,贏得獨立。這次違反食鹽律令的舉動,使印度人民從恐懼中解脫出來。

如果甘地只是作一場演說,而不是親自行進到海邊抓起一把海鹽的話,造成的影響就不會這麼大。甘地懂得,行動的力量要比言語來得大。

甘地是位敏銳的政治家,同時也是真理、容忍與非暴力等理念的活生生典範。這些原則左右其一切行動。對他而言,個人與政治行動就像宗教與政治哲理般不可分割。

印度人民視甘地如聖潔的人一般地崇拜,並稱呼他做“瑪哈瑪”( Mahatma;或譯聖雄 ),意思是“偉大的靈魂”。他們追隨他以非暴力的方式,為爭取獨立而奮鬥。他們自願入獄,任人鞭笞,只因信任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