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說的〃新人〃,並非一定是年齡上比較低的年輕人,而是相對於工作崗位而言資歷和職位較低者。
孫策死後,孫權接班,按照兄長的遺囑仍把軍權交給周瑜。周瑜隨後又向孫權推薦了魯肅。孫權聽取了魯肅的建議,建立了大學社,面向全社會廣招人才,此後吳國後繼人才源源不斷。可以看到,吳國對重臣人才的任用保持高度有效的連續性,既有內部培訓提拔的才俊,也有相互舉薦得來的能人,於是出現〃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有陸遜〃的人才新老接替的欣喜局面。
孫權與曹操、劉備有所不同,曹操和劉備都是在南征北戰的群雄角逐中,開創出自身基業的,他們自己就是直接統兵作戰的軍事統帥。《三國演義》中劉備所打的勝仗似乎都是軍師諸葛亮的貢獻,其實這是有悖於史實的,劉備生前的軍事活動中主角是他自己扮演的,劉備死後諸葛亮才直接統兵作戰,成為最高軍事統帥。而孫權不同,他繼承父兄之業,鞏固開拓,首先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其軍事工作,他主要依靠著一些傑出的統帥人才辦理,這就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因為他任用得當,所以他同樣圓滿地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周瑜是孫策選拔出來的,可以說是他留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