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一些和閱讀毫無關係的網站,有的則跟朋友聊天,還有些則在無人監督或指導之下隨意找書看。那些孩子錯失了大好機會,他們原本可以找到開啟閱讀樂趣的書本。通常,當那些孩子們回到教室時,借閱的書不是已經讀過的,就是什麼書也沒借。而這時老師可能還在電話上講個不停呢!學生什麼都沒學到,但是課程表卻記錄著這些孩子已經去過圖書館了。
挑選文學作品
幫孩子挑選好書的方法很多。當然,最簡單的方法是分享你自己愛讀的書,繼續享受這份閱讀的樂趣。如果你不知道從何找起,不妨在Google打上“紐伯瑞兒童文學獎”,仔細研究歷年得獎好書。至今我還沒見過有哪個小學生在讀了《仙境之橋》(Bridge to Terabithia)、《威斯汀遊戲》(The Westing Game)或《細數繁星》(Number the Stars)等經典名著之後還感受不到閱讀樂趣的。
凱迪克大獎(The Caldecott Award)得獎名單則是幫非常年幼的孩子讀書找書時不錯的參考。圖書館員也有各種好書書單,父母和老師可以從上述書單著手,找出讓孩子們一讀便終身難忘的好書。
16 只看節錄的文學作品是一種災難
你可能是小學老師,任教於設有嚴格指導方針的校區。校方不但強迫你使用糟糕的基礎閱讀系列教材,還“不準”學生把文學經典從頭讀到尾。許多出版讀物的公司無憑無據地宣稱,因為教材各章節已經節錄了寫作範例,所以學生沒有讀完整本書的必要。他們不要老師在教室裡帶學生讀文學作品,因為這麼一來,學校就不會再向他們訂購數不盡的參考教材和粗糙的“新改版”選集。
“讀文學作品的基礎節錄本就足夠了”,這種主張真是可笑。就在去年,我親眼目睹了這種策略所造成的結果。本校使用的教材節錄了《安妮日記》,某位老師知道《安妮日記》是一部重要作品,於是把書發給全班學生,要他們在寒假期間閱讀,並準備在開學時接受測驗。他的立意很好,結果卻是災難一場。原因是學生年紀太小,根本看不懂這本書。而且老師也沒有說明故事背景——這些孩子都沒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甚至連荷蘭在地圖上什麼位置都找不到。面對如“BBC”與“月經”這樣看上去難以理解的縮寫和單詞,連該班最用功的幾個學生也不得不打退堂鼓。這些學生後來由我來帶,當他們聽說我的閱讀書單上也有《安妮日記》時,叫苦不迭。
“基礎讀本”、“盲目的善意”、“指導不足”三者加在一起時可能發生的結果就是:孩子們不但不欣賞這本陳述歷史的作品,甚至心生厭惡!所幸在我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一改對該書的觀感,並開始明白安妮的故事何以永垂不朽。然而,要是他們最初接觸這部重要作品時,就能得到富有意義的指導,整件事情會更圓滿。
我不建議年輕老師和既有勢力抗衡。你對閱讀文學的努力推廣,只會招致更多行政官員不斷到教室對你表示“關切”,讓你備受干擾。與其浪費精力去打贏不了的仗,不如順勢而為,按照學校的計劃走,避免任何一方蒙受損失。只需要在一天當中找到閱讀傑作的空當,例如在午餐時間或放學後進行讀書會。當然,這麼做有其困難度,而且很花時間。想想看,需要超時工作外加對抗官僚,才能讓學生讀到偉大的文學作品,真是夠荒謬了。但相比這些努力所帶來的實際效果和意義,再高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第三章 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5)
不會閱讀的學生
許多老師都喜歡和學生一起閱讀文學作品,然而,閱讀較具挑戰性的作品時,卻面臨部分學生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問題。為了怕這些學生被拋在後頭,老師們往往選用難度較低的教材,好讓他們有成就感。但這麼一來,有能力的出色的學生就常常要停下來等其他人跟上進度,備感無聊。
針對這種情況,我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首先,我會經常解釋教材,讓落後的學生跟上進度,還會事先幫閱讀程度只有初級的學生準備特別簡單的段落,讓他們在課程開始前便贏在起跑點上。他們在同學面前朗讀,遇到困難從不會遭到恥笑,而且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進步,自信心也一天比一天更強。如果我要學生交寫作報告的話,我會協助這些落後的孩子尋找問題的解答,提升他們的寫作技巧。
雙管齊下的第二部分,是讓個別的學生閱讀合乎自己程度的書籍。他們每個月都會寫讀後心得。我會在第四章進一步詳述這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