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可以是企業形成過程中的精神狀態,也可以是民族產品所展現的歷史傳統。當然,要達到深入人心這個目標,也並不容易。在自主建立品牌的道路中,不僅包括在營銷上的成功宣傳,還要有堅實的質量和完善的服務作為保障。消費者最後認準的,是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如果這方面不達標,企業的壽命也肯定是短暫的。而對於企業來說,如何能夠在質量和服務上盡善盡美,如何壓低成本抵禦外部的風險動盪,則是他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因為這些都是建立品牌的基礎。
。。
叩問中國製造:中國製造還能風靡全球嗎?
如果按照量來說,我們目前的產品的確到了風靡全球的地步。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製造的各種文字版本,我們也因此被冠予世界工廠的美譽。但是現在我們誰都知道我們的世界工廠下面,基礎是多麼薄弱,甚至可以說這稱號本身就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含量。這幾年,我們的製造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國內外種種因素的壓迫下,很多企業主或是有意,或是無奈,都走上了一條依靠炒房炒股來獲取收益的道路。這是我國製造業的悲哀,也是我國經濟面臨危機的不良訊號。
如果說,我們在之前是謀取製造加工層面的“暴利”,那麼現在到了連這份外國轉移過來,只有老外1/9的利潤都無法享用的地步。擺在我們面前的,要麼是我們的製造業從此消逝,把資金湧向股市樓市,經歷一陣繁榮之後,泡沫破裂,整個國民經濟崩潰;要麼是在已無退路的壓力下,奮起振作,突破老外給我們設定的條框,將他們所擁有的9成利潤也拿過來。似乎每次危機都是這般,在危險中孕育著機遇。我們現在也是如此。
要想拿到另外的九成利潤是不容易的。我們的設計,似乎比起外國來差得很遠。這也不是我們國人不聰明,實在是最近幾十年來我們對藝術的壓制所造成的。本來,中國的文化就充滿著藝術的抽象,講究神韻意會,如果我們傳承了這種天馬行空的藝術思維,那麼設計衣服等等根本不在話下,產品的設計上似乎是很符合我們中國的藝術傳統,講求抽象的大概,而不會追求黃金分割之類的細節。但是,大概是由於某種原因,我們把傳統的文化丟棄得差不多了,在這幾十年的僵化教育中,我們的思維被嚴重限制住了。到了今天,當我們發現原來祖先的邏輯卻是現在流行的時尚時,我們卻已經無法重現昔日的光輝了。現在我們的設計遠遠比不上西方,即使在國內號稱卓越者,依舊無法勝過西方的年輕人。整個文化環境如此,企業若想組建一個世界水準的設計團隊,是很困難的。同樣,在倉儲上,效率高的企業採用零庫存,但是我們實行起來就有難度了。交通擁擠自不必說,而要命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守時觀念,這些都是在一時半刻很難改變的。還有像原料採購、廣告策劃等許多部門,都是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
路雖然難走,但是我們如果不走,那就連退路也沒了。不管前面是什麼艱難險阻,我們也只能披荊斬棘地走過去。設計不容易,我們政府就該在開放思想方面做些工作,要讓人們覺得,學習藝術、專職於藝術,也是很有前景的,而避免讓人們覺得是異類。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我們也該降低藝術類學生的學費,改變目前學藝術學費普遍較高的現狀,讓更多的、有才能的人能夠有機會得到系統的培訓。有實力的企業也可以直接聘請外國設計師,在他們設計的同時,我們或許能夠就近學到一些思路。只要我們狠下心,並且能夠將資源投下去,這些產前產後組建諸多部門的困難,還是可以解決的。
當然,除了整合生產產品的其他相關部門,我們也不能完全忽略製造這一環的效率提升。我們反對僅就這一環進行單方面改造,那只是因為我們當時只注重這方面。為提高效率而對此作出的努力,也是應該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我國的國情,那就是就業人口龐大,失業壓力大,決定了我們企業在追逐利潤的同時,在某種方式上還要注重社會效益。如果在這一環節中,為了提高效率,而引進機器,那麼就會擠出一部分就業人口,使失業問題更加嚴重。因此,在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維持原來的工作方式,以免造成較大的社會問題。其實這部分的相對損失,也完全可以從這個產業環節的其他點上得到彌補。
除了構建上面所提到的包括製造層面所有的環節之外,我們也應該注重提升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一個企業的代表,擁有一個世界知名品牌對於企業的長久發展是相當有利的。它能夠牢固掌握一部分消費群體,這也為抵抗一些市場風險提供了很好的屏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