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e industry)難題?
2。 如何從企業遷移的微觀視角、區域產業升級轉型的中觀視角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宏觀視角,多層次多視角分析區際產業轉移的動力機制?
3。 比較分析跨國界的國際產業轉移和一國範圍內的區際產業轉移的異同。
4。 產業轉入區域如何運用〃區域營銷〃新思維、新理念積極承接區際產業轉移?
5。 選擇一個區際產業轉移的典型個案,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區際產業轉移的動因及其效應。
參考文獻
1。'美'艾伯特·赫希曼。經濟發展戰略'M'。曹徵海,潘照東,譯。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
2。郭熙保,等。發展經濟學經典論著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3。程必定。區域經濟空間秩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4。曾坤生。動態協調發展:邁向21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M'。北京:中國建材出版社,1998。
5。厲以寧,等。區域發展新思路'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
6。陳鴻宇,等。區域經濟梯度推移發展新探索…廣東區域經濟梯度發展與地區差距研究'M'。 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1。
7。劉茂松。反梯度推移發展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8。劉茂松。資訊化與工業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9。李立輝,等。區域產業叢集與工業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10。馬海霞。體制轉軌中的區域傳遞機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11。 陳建軍。 產業區域轉移與東擴西進戰略……理論與實證分析'M'。北京:中華書局,2002。
12。周起業,劉再興,祝誠,張可雲。區域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13。劉再興,等。區域經濟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6。
14。張可雲。區域大戰與區域經濟關係'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
15。張可雲。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基礎與歐盟國家實踐'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16。陳秀山,張可雲。區域經濟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17。孫久文,等。區域經濟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
18。陳棟生,等。區域經濟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9。魏後凱,等。現代區域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20。郝壽義,安虎森,等。區域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21。郝壽義,安虎森,等。區域經濟學(第二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2。陳計旺。地域分工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23。張孝鋒,蔣寒迪。產業轉移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M'。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
24。俞國琴。中國地區產業轉移'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25。郭萬清。論經濟增長的區際傳遞'J'。江淮論壇,1988(3)。
26。程必定。區域的外部性內部化和內部性外部化'J'。經濟研究,1995(7)。
27。馬海霞。區域傳遞兩種空間模式的比較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1(2)。
28。馬海霞。區域傳遞理論的起源與發展問題探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3(3)。
29。李仁貴。增長極理論與政策研究'D'。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05。
30。夏禹龍,馮之浚。梯度理論和區域經濟'J'。研究與建議,1982(8)。
31。夏禹龍,劉吉,馮之浚,張念椿。梯度理論和區域經濟'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83(2)。
32。何鍾秀。論國內技術的梯度轉遞'J'。科研管理,1983(1)。
33。陳棟生。生產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