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的發展會對各種要素產生新的投入要求,從而刺激相關投入品產業的發展。②前向關聯效應,即移入產業的活動能透過削減下游產業的投入成本而促進下游產業的發展,或客觀上造成產業間結構失衡而使其某些瓶頸問題可能得以解決,從而為新工業活動的興起創造基礎,為更大範圍的經濟活動提供可能。③旁側關聯效應,即移入產業的發展會引發其周圍的一系列變化,如促進具有技術性和紀律性的勞動力隊伍的建立,促進處理法律問題和市場關係的專業服務人員的培訓,以及促進建築業、服務業的發展等。總之,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是產業轉移的重要功能,它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轉入區域整個經濟的發展。
(4)優勢升級效應。欠發達區域產業結構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資源、勞動密集而技術層次低的傳統產業比重大,先進產業比重小。相應地,區域比較優勢主要也以傳統要素為依託,體現在傳統產業上,因而在區際分工中的地位、層次都比較低。外部先進產業的移入,為傳統產業比較優勢的升級創造了機會。因為先進產業的移入必然帶動著資本、技術等稀缺要素的迅速積累,引起區域要素比重的迅速變化,這種變化將有助於區域新興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的形成,從而推動產業比較優勢的轉換升級,提升欠發達區域在區際分工中的地位。
(5)結構最佳化效應。產業轉移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欠發達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動。一方面,先進產業的移入本身將使轉入區產業結構中採用先進技術的部門在數量上和比例上增加,從而使區域產業結構體現出高階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先進產業的移入意味著新的生產函式的匯入,這種蘊含新技術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會作為〃擴散源〃,對原有的相對處於較低層次各等級的產業引發〃升級轉型〃運動,對其增長產生廣泛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從而逐步提高產業整體的技術集約化程度,促進產業結構向著高階化方向演進。
(6)競爭引致效應。移入產業與轉入區產業相比,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營銷手段等方面往往佔據著競爭優勢,這種優勢使當地產業捲入競爭之中,有可能使移入產業打破欠發達區域原有產業的低效壟斷局面,改善區域產業的市場結構;另一方面,在競爭壓力下當地產業要在移入產業的陰影中生存發展,將不得不採用先進技術,或進行技術創新,透過新觀念、新設計新工藝、新產品等拓展市場,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因此,與產業轉移相伴隨的內外產業間競爭,是欠發達區域經濟執行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認,區際產業轉移也會給產業轉入區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如:一味引進低層次的產業,而不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導致區域產業結構長期處於低附加值化狀態;甚至由於急功近利,將引進汙染性產業、高耗能性產業視為〃招商引資政績〃,作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潤滑劑〃和〃興奮劑〃,而忽視環境保護及資源、能源與環境承載力,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資源能源供應極端短缺的惡果。
總之,產業轉入區應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及行業協會、商會等在區域經濟自組織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及承載力建設、產業轉移承接載體(產業載體與空間載體)的選擇與培育、產業對接式轉移及聯動式轉移規劃引導、原有產業與移入產業生態化及叢集化規劃發展、新興產業培育與優勢產業壯大、產業競爭力提升等方面,科學統籌謀劃,因勢利導積極推進。
複習思考題
1。 概念解釋
狹義梯度;廣義梯度;區域內部性;區域外部性;回波效應;擴散效應;極化效應;涓滴效應;點輻射;線輻射;面輻射;梯度推移粘性;區際產業轉移力;沉沒成本
2。 簡述區際經濟傳遞的內容。
3。 簡述繆爾達爾的〃回波效應…擴散效應學說〃的基本內容。
4。 簡述赫希曼的〃極化效應…涓滴效應學說〃的基本內容。
5。 簡述區際經濟傳遞的基本規律。
6。 簡述區際要素流動的基本規律。
7。 簡述狹義梯度推移理論的基本內容。
8。 簡述廣義梯度推移理論的基本內容。
9。 簡述區際產業轉移的形成機制。
10。簡述區際產業轉移的效應。
開放性思考題
1。 在區際產業轉移實踐中,產業轉出區域如何應對〃產業空洞化〃難題?產業轉入區域如何應對〃遊移性產業〃(foot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