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本田機車的廣告我做過幾個,可爾必思“初戀的滋味”。

是朋友們與我共同想出來的廣告詞。

在風裡飄揚的影子

━━迦納利群島專訪之一西沙

此次決定由英倫來迦納利群島度假實在有我個人情感上的理由。

要在這七個分散的島嶼中尋找那位成名在亞洲而隱居在這世界盡頭的女作家三

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大迦納利群島南部的遊客勝地,我叫了一輛計程車,祝賀自己好運,便讓車

子載著我往三毛的住處駛去。

那是下午兩點多鐘,本以為三毛的住處必然不會在城內,想不到我的計程車司

機硬是在一個古舊小城的一條窄巷內請我下車,將我送進當地的郵局裡去。那時我

才發覺,所謂三毛的西班牙文地址,原來只是一個信箱號碼而已。

郵局局長聽我說明來意很遺憾的對我說∶“Echo我們當然是熟悉的,只是

礙於規定,租信箱人的地址是不能對外公開的,再說今天早晨她已經來拿過信,不

可能再來了。”

也許是我悵然的表情使得郵局局長對我有些同情,他善意的又用英文問∶“請

問你是她的朋友嗎?我們可以通知她跟您聯絡的,這樣便不算違反規定了。”

當我告訴郵局局長我只是三毛的一個讀者而她並不認識我時,這位先生便無論

如何不肯成全我了,他的理由是∶“EAcho現在是一個人居住,陌生的訪客不能

隨便往她家中去。”

從這位先生的語氣裡,我看出三毛在此很受到愛護與關心,即使我一再強調自

己是中國人,好似也沒有產生更大的效果來說動他。

已是接近郵局關門的時間了,我卻不肯離去。這時一位女職員看不過去了,順

手寫了一張條子,上面只是三毛居住海邊的社群地名,沒有門牌號碼,對我和善的

說∶“坐車去,在這兒五公里外的地方你可以找到她的。”

於是我又坐上了計程車,穿過一片又一片乾旱的田野及山坡,一個純白色的住

宅區面對著豔陽下的大西洋靜靜的呈現在眼前。

我下了車,發覺這是一個很大的社群,整個對著蔚藍海洋的山坡上全是西班牙

式建築的小洋房。在這空寂如死的下午,貿然敲門去問有沒有人認識三毛也許要受

人叱罵的,於是我獨自下到海邊沙灘上去坐了一會兒,希望黃昏的時候會有人出來

散步。總之在那種情形之下再要回旅館亦是困難了,那兒是絕對叫不到計程車的。

那亦是一個奇異的海灘,大迦納利島南部的海沙是淺米色而柔軟的,而我眼前的這

個海灣卻滿是近乎黑色的沙石,遠處各種崢嶸的礁岩與衝擊的巨浪使人想起《珍妮

的畫像》那部電影裡的鏡頭。這是一個咆哮的海灘,即使在如此明亮的陽光下,它

仍是雄壯而憤怒的。奇怪的是,我在那兒坐了近乎兩小時,竟然連一個人影都未看

見。

我一直在分析自己,我已不是青年人了,在英國居住多年,為人並不衝動亦不

過分天真熱情,對文學的喜好已有許多年,念過的好書亦不知有多少本,如果將這

些都當作我拜訪三毛的理由,那麼在文學的領域裡來說,這位女作家是算不得什麼

的。可是在她那幾本淺近的書裡,幾年來,總有一些資訊在呼喚著我,她的作品充

滿著一些神秘的而又完全說不出是什麼的東西,那不只是她文字的風格清新,更不

是她紙面上的生活點滴,而是她那個人、那份真、那份傳奇引得我今天坐在她隱居

的海灘上,如同一個少年似的盼望著這次的會面。事實上我竟對自己有一些傷感和

怨恨,為什麼像一個傻瓜似的走到了此地,只為了看一看那個名叫三毛的人。

已近黃昏了,陽光仍是炙熱,我離開了海灘又往上面的住家走去,這次我才發

覺有一間小小的雜貨店隱在一條斜路的轉角下。

店內沒有顧客,一條大黃狗向我猛吠。

想不到店主亦會講英文,他很仔細,問明白了我找三毛的目的,陪我走了一段

路,指指社群最邊上的一排房子,說明了是那一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