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小說:朱元璋 作者:翱翔1981

你我的好友,如果是我赦免了康泰,就堵住了眾人的悠悠之口,劉基、宋濂都不追究了,別人管什麼閒事?”

宋濂說:“這麼說,放一個康泰,最終還是為了收攏胡廷瑞的人心?”

“難道這樣做不高明嗎?”劉基反問。

宋濂說:“這朱元璋真不簡單啊!”

劉基說:“好像你剛剛知道他不簡單!你我拒絕了勢力強大的方國珍、陳友諒,也不肯應小明王之邀,專門來輔佐一個相比之下力量很弱的主兒,是為了什麼?”

宋濂扼腕一嘆。

胡廷瑞聽說朱元璋不親自過問康泰一案,卻假鐵面判官劉基之手,這明顯是借刀殺人,原本對朱元璋推崇備至的胡廷瑞在心裡對他大打了折扣。胡廷瑞明知道殺外甥是給自己看的,但他早把生死看淡了,竟然到午門外去看望示眾待決的康泰。

康泰在午門外的站籠裡已經快支援不住了,滿面黑紫色,口唇全部乾燥破皮了。

是有人引著胡廷瑞來的,手裡提著水罐。

康泰一見,立刻勸舅舅儘早逃命,他們會連他一起殺的,叫他趕快走吧。

胡廷瑞倒了一碗水,端過去喂他,康泰一口氣喝乾,又說,“舅舅不要管我了,你快走吧,朱元璋不會放過你的。”

胡廷瑞平靜地說:“我既已投他,就死心塌地,絕無二心,如果他不放心我,要殺要剮,我都認了,我不會跑的。”

康泰覺得都是自己連累了舅舅,不覺一陣愧疚、難過。

胡廷瑞黯然神傷道:“我離洪都前就苦口婆心勸過你,你到底不聽我的,致有今日之禍。”

康泰說他也不悔,不就是殺頭嗎?只可憐娘沒人養老了,他求舅舅多費心了。說到傷心處不禁淚如雨下。

胡廷瑞說:“明天是劉伯溫審你,朱元璋想殺你,又顧及到我的面子,所以讓劉基擔這個名兒,我會求劉伯溫賞你個全屍的。”說到這裡也泣不成聲了。

早有楊憲趕到雞鳴寺向朱元璋報告,說胡廷瑞竟然敢去午門外給外甥送水,又“竊竊私語”良久,言下之意他們有訂攻守同盟之嫌。

朱元璋是帶著家眷來雞鳴寺上香的,馬秀英、張氏、郭寧蓮、郭惠等人的轎子剛在山門前駐停。朱元璋很不耐煩地對楊憲擺擺手,告訴他不要在佛門淨土說殺人的事。

楊憲摸不準朱元璋的真實心理,也只好退下。

知客僧大開山門,與眾和尚迎出來,雙手合十向朱元璋拜過後,在前引導,朱元璋與他並肩而行。

一個破衣爛衫的和尚擔著水桶走來,他是個跛子,看見朱元璋一行過來,忙閃到一旁,他的目光是驚喜異常的。

原來這個擔水和尚就是當年留守皇覺寺的雲奇。他幾次想上前問訊,卻沒機會,也沒勇氣。朱元璋並沒注意到他。

雲奇是上個月才從河南嵩山雲遊歸來的,他聽說朱元璋發跡了,坐鎮金陵,就曉行夜宿地趕回來投奔,沒想到朱元璋果然出息了。雲奇想他對自己是有過甘苦與共的承諾的,還沒等自己鼓起勇氣進城去見朱元璋,他竟到廟裡來上香了,這豈不是天從人願?

朱元璋問知客僧,佛性大師沒有來嗎?

知客僧回答,聽說在五臺山上講經,好久沒到雞鳴寺來過了。佛性臨走時曾告訴過他,施主是有很深佛緣的。

朱元璋說:“談什麼佛緣?若真是很深,怎麼能脫去僧衣還俗?但我總是不忘佛門就是了。”

知客僧說:“這就是緣啊。”他忽然發現擔水的雲奇和尚不去擔水,卻挑著空水桶丁丁當當地跟在旁邊,便斥責說:“去,擔你的水去,這麼不懂規矩。”

朱元璋無意中向雲奇瞥了一眼,覺得這個挑水僧很像他的師兄雲奇,又不敢確定,就向知客僧說了。

知客僧只是笑笑,並沒介意。

他們先進了大雄寶殿。

在如來佛像前,郭惠搶在最前頭,跪到蒲團上磕頭後閉著眼睛禱告。

正點燃藏香的張氏對馬秀英說:“你看把她急的,連香都沒上就去許願了。”

郭寧蓮說:“惠丫頭近來心事重重的樣子,人也瘦了一圈,你們沒問問她?”

張氏說:“惠兒也大了,我尋思給她找個人家,剛一提頭,她就發火,頂撞了我一頓。我無意中和元璋提了,元璋說還小,早著呢,秀英你們姐兒倆上上心吧。”

馬秀英答應下來:“好吧。”但心裡很鬱悶,這已成為她的一塊心病了。

當郭惠爬起來後,馬秀英衝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