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了。在歷史上,有許多大臣兼掌獎賞和懲罰兩個大權,那麼他們國君的處境,肯定比齊簡公和宋君危險多了。那些庸碌愚蠢的君主,刑、德大權一齊旁落於大臣手裡,而能夠安居其位,這種事是從來沒有的。
君主準備禁止奸邪行為,就必須審驗形和名、言與事,看它們是否一致。每個人都陳述自己的意見,按照個人的陳述而授給他一定的職事,專門按照他的職事來要求他的功效。功效和職事相符合,職事和他當初的陳述相符合,這樣就給以獎賞;功效和職事不符,職事和言論不相符合,就要加以責罰。春秋戰國時期,韓昭侯醉了酒而躺在床上休息,主管帽子的官吏見到君主有點兒涼,就給昭侯身上加蓋了一件衣服。韓昭侯醒來後很高興,問左右說:“是誰給我加了件衣服?”左右回答說:“是管帽子的官吏。”韓昭侯於是對管衣服的官吏和管帽子的官吏一同治罪。懲罰管衣服的,是因為他失職,而懲罰管帽子的,是因為他越權行事。這並不是說韓昭侯不怕冷,而是因為害怕越權的危害性比受點兒冷大得多。所以英明的君主豢養臣下,要求他們不得越權行事而立功,不得言論與實際不相符合。越權應當殺掉,而言行不一致則應受懲處。各自堅守自己的崗位,言行一致起來,那麼群臣在一起,就不能夠結黨營私了。
韓非子認為,賞和罰是統治者手中的兩根判筆,統治者必須牢牢掌握。一旦失手,政權就會喪失,局勢也會跟著混亂。
擅用賞罰者必有厚報
一、欲得忠士,需買人心
作為管理者,身邊沒有一兩個忠士是不行的,所以,領導人都習慣採用收買人心的方法來獲得他人的忠誠。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買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良駒跑掉了,結果被不知情的窮百姓逮住後美餐了一頓。官吏得知後,大驚失色,把吃了馬肉的三百人都抓起來,準備處以極刑。秦穆公聽到稟報後卻說:“君子不能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懲罰他們了,放他們走吧。而且,我聽說過這麼回事,吃過好馬的肉卻不喝點兒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補償,對身體大有壞處。這樣吧,再賜他們些酒,讓他們走。”過了些年,晉國大舉入侵,秦穆公率軍抵抗,這時有三百勇士主動請纓,原來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這三百人為了報恩,奮勇殺敵,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還幫助秦穆公捉住了晉惠公,結果大獲全勝而歸。
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在中國人眼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是用勇者的常見方法,而在“施之以恩,動之以情”之後再“委之以重任”則是用智者的做法。春秋戰國時期,燕太子為了國家利益謀殺秦王,可惜找了很久,還是沒有找到合意之人。後來有人推薦荊軻,說他是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人,“乃神勇之人”,而且喜怒不形於色,那才是好殺手呢!
燕太子丹聽了這個訊息這之後,立刻就到酒市裡去找到了荊軻,想方設法地來籠絡他,給他特別修築了一座住宅,名為“荊館”,不用說,一切設施在當時一定是最先進、最講究、最氣派的了,平日是錦衣玉食,用的是精騎美女,真是“恣其所欲,惟恐其意之不適也”。據說,有一次荊軻與太子丹一塊遊東宮,看見水池旁邊有一個大龜,荊軻一時高興就揀起一塊瓦片擲了過去,太子丹看見後,就趕快讓人捧來金丸,讓荊軻用來代替瓦片,投擲取樂。
又有一回,荊軻與太子丹一塊兒騎馬,太子丹的馬是一匹日行千里的寶駒,平日十分寵愛,可巧這一天荊軻不知想起什麼,忽然說馬肝的味道不錯,過了沒多一會兒,廚師就給荊軻送來一盤炒馬肝,荊軻一問,原來燕太子丹已經把他的寶馬殺了,特地取出馬肝,來為荊卿下酒。
這還不算,最令人慘不忍睹的是有一回太子丹請荊軻在華陽臺喝酒,並讓自己所喜愛的美人出來鼓琴助興。荊軻忽然看見這位小姐的一雙嫩手,潔白如玉,就忍不住說了句“美哉手也”!這也許只是他隨口一說罷了,誰想席散之後,太子丹讓人送來一個玉盤,荊軻仔細一看,盤中之物竟是剁來的一雙女人之手。據說,這是太子要表示一下:“對於您的所好,我是沒有什麼捨不得的。”而荊軻受了這樣幾次“知遇之恩”以後,也就頗感動,長嘆道:“太子遇軻厚,乃至此乎?當以死報之!”從此就死心塌地的願意替燕太子丹去做行刺秦王政的殺手了。
三、受人點滴,報之湧泉
當時孟嘗君為了其政治抱負,廣羅天下才士供養起來,叫做門客。馮諼初到時被視為門客中的最低層一類。手下人只拿粗茶淡飯招待他。馮諼倚靠著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