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甚至還留下了新的債務,就他自己來說,等於是白忙活了一場。但該給自己的幫手或合作伙伴古應春、尤五等人的“花紅”仍是爽快照付,決沒有半點兒猶豫。胡雪巖在生意場上有極響亮的“夠交情”的名聲,無論黑道白道都把他看作是做事漂亮的場面人物,願意幫他做事或與他合作,這與他花錢出手大方是分不開的。胡雪巖在用人的問題上從來不吝惜錢財,充分顯示出他對人的一種真正的尊重。
胡雪巖用人,不計其短,單看其長,若有一技之長,即使有些其他的小毛病,也有用的必要。因為胡雪巖認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用求全責備的態度來要求,那未免太苛刻,在現實中也不易實現。胡雪巖更看重的一點是,這個人是否有決心、有毅力。人只要有恆心,就沒有改不掉的毛病。所以“看人不能拘泥於一點,不能只看一面”,這也是胡雪巖用人的一個很有啟發性的經驗。
比如劉不才,純粹一個嗜賭如命的花花公子,一個規模相當不錯的藥店被他輸得精光。在別人眼裡,這絕對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敗家子”,甚至就連他的親侄女芙蓉,都認為他三叔“除掉一樣吃鴉片,沒有出息的事都做絕了”。但胡雪巖卻看到了他的另一面:第一,他賭得再狠,手上幾張祖傳的秘方卻決不當賭注押上,這說明他心裡還存著振興家業的念頭;第二,雖然吃喝嫖賭樣樣都來,但決不抽大煙,這說明他還沒有墮落到自踐自戕、不能自拔的地步。就憑這兩條,胡雪巖看出劉不才“不但有本事,也還有志氣”,人雖爛汙,只要不抽鴉片,就不是無藥可救。既然還有藥可救,那麼他會玩卻正是自己用得著的地方。胡雪巖打定主意讓他充當一名特殊的“清客”角色,專門培養他用來和達官闊少們打交道。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此,看人不能只看一面,不及其餘;否則,即使非常出色的人才在你的眼前,也可能發現不了,失之交臂。
事緩則圓,不必急在一時
作為一名出色的商人,不僅要善於用人,還要善於把握有利態勢,有利態勢對於生意人來說,就是商機,它稍縱即逝。胡雪巖說:“做事情要如中國一句成語說的,‘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許多在別人看起來很難辦的大事,胡雪巖都能順順當當地辦成了,這都是因為他掌握了乘勢技巧的緣故。
乘勢技巧的關鍵就是要隨機應變,能夠在順境逆轉甚至隱入絕境時,沉著應對。面臨不利情況時,特別要注意冷靜分析整個時局,全面把握所有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使有利因素的效力得以全面發揮;另一方面則要注意因勢利導,使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由此找出反敗為勝的機會。
能像胡雪巖那樣從變化中找到機緣,並最大限度加以利用,正是一個大商人成功的必備素質。一次胡雪巖與朋友古應春聊天,談起一樁早該辦卻一直沒有機會去辦的事,就發了一番很有意味的感嘆。他說有許多事情該辦而沒有辦成,其實並不是不想去辦或沒有想好如何去辦,而只是因為錯過了去辦這件事的機會。想到了但可惜“不是辰光不對,就是地點不對”,終於沒法去辦。“譬如半夜裡醒過來,在枕頭上想到了,總不能馬上起來辦這件事,這是辰光不對;再譬如在船上想到了,也不能馬上回去辦,這是地點不對。凡是這種時候,這種地方想到了,總覺得日子還長,一定可以了卻心願。想是這樣想,想過忘記,等於不想。到後來日子一長,這件事想起來,也是無動於衷了。”
其實,胡雪巖所說的勢,就是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種外部條件同時具備,也即恰逢其時、恰在其地,幾好合一,好的機會彙集而成的某種大趨勢。具體說來,這種“勢”,也就是由時、事、人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可以助成“畢事功於一役”的合力。這裡的“時”即時機。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同樣一件事,此時去辦,也許無論花多大的力氣都無法辦成;而彼時去辦,可能“得來全不費功夫”。這裡的“事”是指具體將辦之事。一定的時機辦一定的事情,同樣的事情此時該辦亦可辦,彼時卻也許不該辦亦不可辦。可辦則一辦既成,不可辦則絕無辦成之望。這裡的人即具體辦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辦會辦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兩個人,這個人辦得成的某件事,另一個人卻不一定能辦成。所謂乘勢而行,也就是要在恰當的時機由恰當的人選去辦理該辦的事情。
作為商人,要想做大生意就應該清楚,在諸多因素中,對時機的選擇與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說是“乘勢”的靈魂。在許多事情的處理與運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