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3 / 4)

小說:厚黑學 作者:賴賴

治人以收心為上

治人之術以收心為上,收身為下。要想真正得到一個人的忠誠和歸順,必須從情感和良知上征服他。

使別人害怕你,只是短暫的,而要讓人感激你,卻是長久的效果。

在收買人心方面曾國藩有自己一套方法。他透過對當時軍中人員經濟情況的分析,推出一套以舉薦、獎勵、重用和感情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收買人心方案。當時,幕府人薪水出自軍費,標準甚低,數有定額,僅能維持全家生活。他們所以對曾國藩幕府趨之若鶩,主要是想混個一官半職。為此,曾國藩利用保舉高官來收買人心鼓勵士氣。曾國藩從軍之初,對這一點體會並不深刻,帶兵攻下武漢,“僅保三百人”,而胡林翼攻佔武漢一次即保奏“三千多人”,受獎人數竟達到百分之二三十。不少人認為欲求官職投曾不如投胡,往往曾國藩挽留不住的人卻主動抽奔胡林翼門下。開始,曾國藩還以為自己德不足以服眾,後來漸漸發覺主要是保舉太少,使人感到升發無望所至。所以後來曾國藩對手下幕僚大批進行舉保,終於使手下人員各個都有官當,人人都有前途,他們後來都十分感激曾國藩的知遇之恩,曾國藩的收買人心術也使得他成為一代名臣。有許多統治者不明白這個道理,自以為高壓和淫威就能得到一切,實則無異於自戕。以秦始皇之殘暴,尚有荊軻的拼死一搏;隋煬帝雖然兇狠也只有暴屍荒郊,以此看來,宋太宗納呂端之言,收降叛逆的韜略,實足為統治者之經驗。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期間,夷邦党項首領李繼遷時常領兵侵犯邊關,此人迂頑不化,言而無信,他時而與宋構和,時而又翻臉不認賬,常使西部邊疆難有安穩日子。宋朝廷為對付李繼遷的侵擾,可以說是用盡了辦法,最終也沒收到好的效果。

一日,保安軍報知朝廷,抓獲了李繼遷的母親,請求發落。趙光義聞報喜出望外,欲傳旨殺掉李母,以儆效尤。

呂端聞知此事,立即入朝稟奏道:“這樣做不是好辦法,從前楚漢之爭,項羽欲用油烹劉邦的父親,劉邦卻說:”如果你烹了我的父親,希望也分我一杯肉湯喝‘。如此看來,那些真想有一番大作為的人,是不會顧念他的親屬的。劉邦尚且如此,何況像李繼遷這樣的惡徒呢!陛下今天殺了他的母親,不敢保證明天就能捉住他本人,他必然以更瘋狂的行動來報復,這樣反而堅定了他的叛逆之心,徒惹麻煩“。

宋太宗聞言,恍然若有所悟,忙問道:“那依你之言應如何辦才好呢?”

呂端道:“以愚臣之見,最好將他母親安置在延州,派人好好招待她,以此為誘餌,招李繼遷前來歸順,即便他仍舊野性不改,再生事端,也使他有所忌憚,因為他母親的生死大權操縱在我們手中。”

太宗按呂端之意辦理,善待李母。幾年後,李母老死延州,宋朝人也以禮葬之。又過十多年,李繼遷也死了,他兒子繼位後深感宋朝的一番仁義之心,竟率眾向宋朝納膝稱臣。

由此觀之,人治之術欲得天下,必得人心。人心在平常是看不見的,關鍵時刻又是一支巨大的力量。

有勇有謀方為雄才大略

人們都看過《水滸傳》,其中李逵就是十足的有勇無謀之人,他驍勇善戰,可就是缺少計謀策劃,所以在人們心目中他只是一介武夫,非雄才大略者。什麼才是雄才大略呢?不妨淺述清朝皇氏史。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統一的王朝,滿人的當政,給中國政壇注入了新的血液,帶來了許多新的氣象。

歷史已經說明,遊牧民族身上的外向進取因素相比於農業民族保守封閉的特性,更能推動歷史的進步。

而且,清朝前期的皇帝個個好學勤政,聰明能幹。他們綜合滿漢文化,受到完整的漢學教育,遊牧民族的身份使他們又有馬上皇帝的驍勇善戰,可謂個個都文武雙全。

在清朝所有的皇帝之中,康熙是最年輕有為的一位,也是最能幹的一位。他八歲即位,十四歲親政,開始大展宏圖。可以說,清朝政治基礎的建立,是在康熙二十年以後的事。

由於多爾袞和順治帝在位的時候,只是忙於確定對漢人的統治政策,戎馬倉皇,兵事不斷,難以做出有積極建設性的成就,直到康熙之後,才形成盛世局面。

智除鰲拜和平定三藩之亂,最能看出少年康熙的政治智慧和眼光。

康熙即位之初,輔政四大臣之一的鰲拜結黨專橫,權傾朝野,康熙早不滿意卻也奈何不得。在鰲拜擅自殺了四大臣中的蘇克薩哈以後,康熙才決心剷除鰲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