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3 / 4)

小說:厚黑學 作者:賴賴

評教育,同受教育者一起分清榮恥善惡,引導犯錯者迅速糾正;七戒拔苗助長。思想工作不能圖省事,不能違揹人們的心理發展規律,不要求全責備,要循循善誘。要選準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捕捉瞬間的“閃光點”,引導人們提高認識,發自內心地不斷進取;八戒己邪正人。“己不正能正人?理不公安能服人?”領導者要做出表率,榜樣是無聲的命令,具有巨大的推動力量;九戒封官許願。在遇到調資、晉級、評定職稱、獎勵、分房、提拔等問題時,領導者不能輕易許願,如果兌現不了,就可能由許願時的高興轉化為抱怨;十戒“放馬後炮”。領導者要有預見性,注意把人們的思想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二、十忌

這“十忌”反映的是領導在思想工作中的十種有害的態度。

一忌浮誇,把土堆說成大山,把小溪說成長江,乍看似有“氣魄”,實則信口吹牛;二忌輕率,喜歡輕易許諾,滿口應承,貌似慷慨,徒自輕浮;三忌粗魯,言語粗俗,缺乏修養,與社會文明格格不入;四忌庸俗,開口只會議論吃穿玩樂,目光短淺,內心空虛;五忌流氣,油腔滑調,打情罵俏,滿口髒話,品行低下;六忌累贅,顛來倒去,嗦嗦,言不及義,聽而生厭;七忌牽強,生拉硬扯,牽強附會,胡攪蠻纏,愛搞詭辯;八忌露鋒,鋒芒畢露,危言聳聽,咄咄逼人,不留餘地;九忌誹謗,說長道短,無中生有,逢甲說乙,搬弄是非;十忌虛偽,虛情假意,言不由衷,信口許願,失卻信任。

三、十不

這“十不”反映的是領導在思想工作中的十種粗暴的方式。

一不炫耀自己;二不依仗權力;三不喋喋指責;四不訓斥已認錯者;五不揭人瘡疤;六不諷刺挖苦;七不傷人自尊心;八不說“七話”(假話、大話、空話、套話、粗話、廢話、髒話);九不盛氣凌人;十不苛求別人。

大家都知道,在籃球比賽中,如果籃球超越了邊線,裁判即會判令犯規。做領導,也應該有相關的規矩來制約,上述的“十戒”、“十忌”、“十不”也應列入領導應遵守的“規矩”之中。所以,領導做思想工作時,務必要遵守並去執行它。

做領導一定要有雅量

人是感情動物,人的一切行為動力都受感情支配。而獲取人們感情的惟一方法,就在於你表示瞭解他,在於你尊重他、同情他、幫助他、愛護他等等。

你如果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使人們認為你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導,還不如降低自己的身份,放下自己的架子,使他們認為你是完全可以信賴的人,是他們的真誠朋友,而實際上你是他們的領導。這樣你的身份和地位無形之中就得到了抬高。這樣,人們不僅會心悅誠服地擁護你、愛戴你,甚至於心甘情願地為你赴湯蹈火,為你效忠效力,心甘情願獻上自己的生命。但是,你作為一個領導,如果惟我獨尊,狂妄自大,就永遠難以贏得人們真誠的擁護與愛戴。

作為領導者,就是要能恰當地抑制自己,顯揚他人。顯揚他人實際上就是抬高自己。缺乏自信固然足以毀滅自己的事業,而惟我獨尊、狂妄自大、放縱無禮,同樣足以毀掉自己的事業。所以說,要領導下屬,必須用言辭對下屬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下屬,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後面。這樣,雖然地位處在下屬之上,而下屬並不感到沉重;處在下屬的前面,而下屬並不感到難堪。

一個人有了無可無不可的胸懷,就能看到他的容人氣量。雖然能容人,心中也應該有個主宰,有個見解,有個辨別,這就是從容量發掘為對人的雅量。

《唐史》記載:“狄仁傑能做宰相,實際是婁師德推薦的,而狄仁傑卻不知道,他認為婁師德不過是一赳赳武夫而已,數次把他排擠在外。太后武則天覺察到了,曾經對狄仁傑說:”婁師德瞭解人嗎?‘狄仁傑回答:“我雖與他同為大臣,卻沒有聽說他了解人。’武則天說:”朕起用你,就是婁師德推薦的。也可以說他了解人啊。‘狄仁傑出來後,感嘆地說:“婁化的盛德,我被他包容得很久了,我卻沒有覺察到。’”

婁師德對人寬厚謹慎,觸犯了他也不計較。他弟弟去做徐州刺史,準備起程,婁師德對他說:“我位及宰相,現在你又去做徐州的刺史,我認為榮寵太深了,恐怕要遭人嫉妒,你準備怎樣自勉呢?”他弟弟跪著說:“從現在起,如果有人吐口水到我臉上,我把它擦掉,哥哥大概不會憂慮吧。”婁師德滿面不高興並嚴肅地說:“這就是我所擔憂的地方,他人吐口水到你面上,他是憤怒你,你擦去它,就違逆了他的意思,所以他更加惱怒你,口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