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龍的傳人 作者:竹水冷

略的秦始皇正指揮著“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的千軍萬馬、進行著統一全國事業的壯觀圖景。人們在這些神態逼真的塑像面前,儘可以浮想聯翩,想象著當年秦朝名將的功業。

唐朝的詩人李白有詩云:“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這個秦王,就指的是秦始皇。他十三歲就做了國王,二十二歲親政,這一年是公元前238年。過了八年之後,即從公元前230年開始,這位年輕有為的國王就開始了消滅東方六國的統一戰爭。

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戰爭能夠取得勝利,當然主要靠那些勇猛衝殺的將士。這裡有兩位名將是值得一提的。一位名叫王翦,這是秦始皇前期著名的老將。他從小到老,一直在泰國軍隊中任職,東征西討,積累了十分豐富的作戰經驗。王翦的兒子王賁(bēn),也是一位有名的戰將。秦始皇消滅東方六國,有五個國家是在他們父子二人統率的秦軍進攻之下滅亡的。公元前229年,王翦奉命率領幾十萬大軍進攻東北方的趙國。趙國也派名將李牧進行抵擋。李牧老謀深算,看到秦軍來勢兇猛,命令部下不要輕易迎戰,而是森嚴壁壘,以追待勞。王翦一時束手無策。這時泰國使用了反間計,利用趙國的內奸製造謠言,誣告李牧謀反。昏庸的趙王不明真相,竟然處死了李牧,改用另外的人做大將。結果王翦大敗趙軍,一舉攻進趙都邯鄲,迫使趙正投降。接著王翦又奉命北上攻燕,秦軍在他統率下,勢如破竹,到公元前226年就把燕國都城攻破了。

王翦得勝回朝以後,秦王和大將們商量,準備攻打楚國。青年將領李信自告奮勇,聲言願率軍前往,只需二十萬軍隊。秦王轉過來問王翦如何,王翦卻鄭重地回答:“楚國是個大國,不可小看,非六十萬人不行。”秦王認為王翦懦弱,便對他說:“王將軍年歲大了,太看重敵人了。李將軍年輕有為,勇敢善戰,還是讓他去吧。”於是派定李信為伐楚的大將,率二十萬軍隊前往。王翦看秦王如此不聽取意見,十分氣憤,便告老還鄉。但好出大言的李信與楚軍戰鬥,卻一敗塗地,狼狽逃回。秦王這才想到王翦的正確,便向王翦道歉,表示一定尊重他的意見,仍請這位老將出馬。主翦依然堅持六十萬軍隊的意見,秦王也都聽從了他。到公元前223年,王翦的大軍終於大敗楚軍,攻佔了楚國都城,一舉滅亡了楚國。與王翦滅楚的同時,王賁也消滅了魏國和齊國。到公元前221年,秦王終於統一了全國。在這一年,秦王政宣佈自己是皇帝,這就是歷史上的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了東方六國之後,又北伐匈奴,南統百越,建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北伐匈奴的戰爭中,名將蒙恬是最有功勞的。蒙恬出身於世代將門之家,他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弟弟蒙毅都是秦國大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立即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北抗匈奴,收復了黃河以南河套一帶地區。以後為了鞏固邊防的統治,秦始皇又命令蒙恬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築起了延衰萬里的長城。司馬遷的《史記》說,當時蒙恬“威振匈奴”,也甚受始皇帝的恩寵,“出則參乘,入則御前”,經常跟隨在秦始皇左右。

王翦和蒙恬不愧為古代名將,他們不僅善於指揮大軍戰鬥,而且和一般士卒相處得很好,能夠體貼和了解他們。《史記·王翦列傳》記載,當王翦率領六十萬軍隊攻打楚國時,楚兵堅壁不戰。王翦不急於求成,而是倍加關懷和“撫循”士卒,親自和他們同食,抓緊搞好軍營中的伙食和士兵的休息。士兵們十分感動,鬥志旺盛,然後一舉而克敵制勝。

當年王翦和蒙恬的陣容究竟如何,我們已經很難從史料上去尋跡了。但是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卻再現了兩千年前秦軍的威武雄壯。我們從那幾尊頭戴鶡(he河)冠、神態莊重的將軍俑,也許可以聯想起老將王翦和蒙恬的威武儀態;而從那些髭鬚直立、雙眸圓睜的一般武士俑身上,則可以想象當年衝殺戰場的幾十萬秦兵的勇猛。王翦六十萬大軍的南伐荊楚,蒙恬三十萬大軍的北御匈奴,一幕一幕的歷史,好象都歷歷展現在眼前。

這些珍貴的藝術品,形象地顯示了我們古老民族的強大力量。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曾題詩說:“昔仰神威制六合,今看兵馬鎮陵圖”。始皇陵的兵馬俑,使世界再一次瞭解了我國古代人民傑出的才能和超群的智慧,正如同前來參觀的一位新加坡友好人士所說的:“這是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民族,是當之無愧的。

十、“萬里與雲平”

──漫話長城

臧 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