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沒有縣學,讀書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慶曆以後有了縣學,可以就近讀書了。學校的規模也很可觀,饒州(今江西波陽)府學當時有學生一千餘人。總之,慶曆以前州縣學校少,慶曆以後“州郡不置學者鮮矣”。有人說“天下郡縣學莫盛於宋,”就是指慶曆興學說的。中央的學校也擴大了。最高學府國子監的生員(學生),由原來的五、六十人,增加到三百人。慶曆興學對於文化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范仲淹重視教育、興辦學校的活動,並不始於“新政”期間。早在1015年,他在廣德軍(今安徽廣德)任司理參軍(掌獄訟的地方官)時,就在廣德軍建立州學,後來他在興化、睦州、蘇州、饒州、潤州等地作官時,都注意辦學培養人才。1040年,西北地區戰事頻繁,局勢緊張,范仲淹調到陝西任經略安撫副使(掌管一路軍政的副職)。在戎馬倥傯之中,他也沒有放鬆興學育才的活動,在延州(今陝西延安)城東南建立了嘉嶺書院。
由於“新政”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們阻撓“新政”的推行。不到一年,“新政”便被廢止了。興學浪潮也逐漸減退。但是已興辦的學校,不少仍儲存了下來。“新政”廢止以後,范仲淹也被貶為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