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暢行無阻,再沒有一個國家敢在海上與大漢叫板,不過大漢的先進,並不僅僅體現在裝備上,即使小規模剿除海盜,漢軍的單兵作戰能力也是讓人引以為傲地。在這種沒有對手的發展中,大漢到底能保持多久的先進,劉協對此深有憂慮。但世情如此,自己也沒有必要扶植個對手來練兵,那樣個做法更是無稽。常言道:驕兵必敗,大漢軍隊這些年來所向披靡,軍士間滋長些傲氣是在所難免,如何將這種情緒降到最低,這也是劉協一直思考的問題。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後世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在元末居然連江南向來積弱的農民義軍都對付不了了,清朝的八旗軍最後腐化成了什麼樣子,更是讓熟讀史書的劉協記憶尤深。如何保持軍隊地旺盛鬥志。這個問題劉協一直大為頭疼,但戰爭都有打完的時候,只有和平穩定才有經濟的大發展,大漢的百萬軍隊如何在和平的環境下保證足夠的戰鬥力,他一直沒有考慮出好的解決辦法。
其實這個問題劉巍也已經考慮很久。目前大漢的軍械技術已經遠遠將同盟諸國甩在身後,可畢竟列強絕對沒有興趣長久藏於大漢蔭翼之下,遲早會有人跳出來挑戰大漢對這個世界的擁有權。船堅炮利不代表大漢就能穩操勝券。
那麼,只有繼續維持小規模戰爭,以保證軍隊不會持續腐化。除此以外劉巍也沒有什麼好地辦法了。他數次向劉協徵求意見,劉協都不置可否,只是說大權早已經交你手中,該怎麼辦你自己應該心裡有數。
既然劉協沒有反對,劉巍自然也就放開手腳來幹,否則眾多軍火製造社吃什麼去啊,不打仗,軍士們也就沒有了裂土封侯的機會,半生隨軍最後老死鄉里,這種情形誰都不希望落在自己頭上。
於是好戰分子劉逸就成了馬前卒,經常藉口各同盟國家內政問題發動一些小規模戰爭,只不過這些戰爭多師出有名,而且重在練兵。並不曾對戰敗國下什麼重手。這種戰爭基本上都以衛道的名義發起,並不曾受到多大的抵制,相反的,在戰敗國進行權利重組時,大漢的軍隊還是相當受那些大權在握的重臣們的歡迎。
劉協對這種現象並不做任何評價,只是私下裡對龐統說道,大漢既然時這個世界的唯一主宰,那麼維護下各國秩序也是不要的。每個國家都有不少能人,野心勃勃者也決不罕見,這些人若都能為大漢所用當然最好,否則只好那他們祭旗。為了大漢帝國的長治久安,戰爭是永遠避免不了的。
巨靈神計劃在窮盡帝國的財力後,終於推出了第一臺測試樣機。不過這臺機器的效能是如此不穩定,在平地的速度大概相當於老年人散步。如果僅僅如此的話,倒也說得過去,畢竟這只是臺樣機。但這個龐然大物走兩步喘一喘,尾部地煙囪不停的噴出濃厚的黑煙,幾個持著荊州火槍計程車兵滿臉惶恐的站在平臺上,本來滿臉的蒼白,可沒大會兒就被煤灰徹底搞得灰頭土臉。
這讓當初誇口地劉巍很沒有面子,幸好同時在場的劉協並沒有表現出來什麼不滿,只是淡淡的說道:“如此巨物,非一朝一夕之功,你們繼續努力吧。”
巨靈神的龐大遠遠超出了劉協的想象,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本來自己毫不在意的鐵傢伙。這種武器不管實戰效果如何,他給敵對方的威懾力絕對是空前的。就大漢而言,沒有什麼城牆可以堅固到能夠持續被他撞擊而不倒塌,而面對數百人的軍隊,它絕對是無敵的。
劉協向劉巍提議道,這種規格的武器,必須要同時配備大量的隨軍。因為就它目前設計的隨行人數,三十人可以在面對小股部隊的時候,輕鬆將其全殲,但是如果對方派出精銳的特種部隊,比如擅長暗殺和綁架的軍士,只要將這三十人全部控制,那麼這尊鐵疙瘩調轉槍口的威力可是極其恐怖的。
劉巍當然早就想到了這條,不過今天的巨靈神並不是怎麼爭氣,所以他也沒好意思長篇大論。畢竟在戰爭中,最後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任何武器都只能在為熟悉特性的人所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劉協不顧年老體衰,拒絕了眾位大臣的勸阻,親自登上巨靈神察看。軍士恭恭敬敬列隊站好,看劉協點燃引信,一炮命中遠處的標靶。眾人齊聲歡呼,劉巍這才放心了一些,這傢伙如今雖然還不大靠得住,總算這一炮還算爭氣,今後一定要加快完善的步伐,讓這寄託了大漢數萬精英期望的大傢伙儘快投入實戰。
此後劉協父子二人聽取了參與研發的數名學者的報告。報告過程中,劉協發現學者們正頭疼於蒸汽機的能效比過低問題,不過考慮到如今這些都剛剛起步,他並不奢望短短數年內大漢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