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幸的是劉協這次的賭博並沒有輸掉,在劉協完全揭開自己的底牌,告訴胡昭自己面臨的窘迫之後,胡昭先是一臉驚詫的凝視著劉協,問道:“殿下從何本典籍上學到這些學識,莫非司馬水鏡先生所授,若是如此,司馬先生當是天下第一學士!”
劉協直言:“恩師亦不知曉,世上亦無典籍曾載!”
胡昭續問:“那殿下從何而知?”
劉協道:“降世之日便知!”
胡昭大驚,疑為天人,朗聲道:“殿下果是天縱奇才,此乃上天見百姓困頓,特降龍子救世,空明本不願出仕,然殿下乃真龍降世,空明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胡昭再聰敏博學,畢竟是古人,對頭上三尺有神明之類的話還是挺信奉的,遇到劉協這樣的人,他唯一的解釋也只能如此。
劉協則暗笑,胡昭啊,我可沒有騙你啊,我確實降到大漢之時就知道這些知識了,同時暗暗慶幸後世的歷史系學生不好找工作,自己花了兩年時間備考MBA,如果不是當時花了精力學習經濟學,準備棄史從商,自己也不會知道這些知識來發覺這場危機,即使能夠發覺危機的到來,自己也肯定沒有辦法對付。
雖然現在自己還不太肯定,甚至感覺到無力,但基本的思路自己還是知道一些。
面對胡昭,劉協忽然察覺維持自己的神化或許可以給自己增添很多想不到的力量,如果連胡昭這樣的人都無法抵擋神命的誘惑,這個時代還有誰能抵擋?
第八卷 南北風雲 第三章 內政風暴
在胡昭願意投效自己之後,劉協立刻任其為襄陽學府總祭,調黃承彥為益州學府總祭,由於黃承彥調往益州,只能暫免黃承彥的禮署尚書令職務,做為彌補,提黃承彥長子黃博為禮署尚書令。
同時,劉協人在穎川就開始一場內政風暴,直接改益州為蜀州,改蜀州治所江州為重慶,益州學府更名為西南學府;將整個秦嶺防線化歸漢中,提漢中為梁州;由於陳留郡位置過於靠近黃河防線,改穎川為豫州治所,毫無疑問,西有嵩山,北有穎水的穎川在防禦態勢上要比陳留更加優秀;改揚州治所為金陵。
人事上也進行一場變動,劉協親自書文於周邑,封其為烏林侯,言語中倍贊胡昭賢才難得,周邑知道劉協意思,正式上書辭呈,並表胡昭為中治略公。
劉協順勢調張昭為中治略公,任胡昭為左治略公,並對三治略公的負責事宜進行細分,由荀彧總管內政要事,嚴掌吏、刑兩部,具體負責各州事宜及人事調動、官員考核、各地駐防軍調動監督,張昭主管商工農務,胡昭主管文教醫藝。
將醫、學兩署從楚王府調至治略府,升格為部,由胡昭統管;增加德署、統計署,改內治臺為內務署。
治略府在吏、刑、農、工、商、民六部的基礎上增加醫部、學部,八部之首的吏、刑兩部由右治略公負責,農、工、商三部由中治略公負責,民、醫、學由左治略公負責。
改各州刺史府為治略臺,改刺史為治略總督,每治略臺設吏、刑、農、工、商、民、醫、學八司,各司首官為參事,各郡維持太守職稱,設吏、刑、農、工、商、民、醫、學八名從事,各縣只設縣令與三名隨邑。
在楚王府增設德署主管宗教和百姓、官員的品德,統計署則每年進行產值、稅賦、民生、民意、環境、人口六項統計,以此六項統計綜合分析治略府的運作情況。其中民生統計主要調查百姓收入情況,民意調查的是各地百姓對官員和朝廷策律的滿意程度,直接關係各級官員升調核查,環境包含天氣、水土等環境變化情況,人口則統計人數和各地男女比例。
將原先歸屬治略府管轄的各地駐防軍轉到統帥府直屬,成立駐防院,所有人事安排許可權由統帥府駐防院負責,各地治略臺和郡守只有調動資格,無任免各駐防軍督尉、校尉的權利。
劉協的這次內政改制,後世稱為穎川風暴,經過這次改制,楚王府保留幕僚院、督政院、督軍院、禮署、策署、律署、德署、統計署和內務署的三院六署設定,這也成了後世的標準。
穎川風暴正式確定了皇帝的監察軍政大權和制定國家政策法律的權利,而統帥府的大將軍必須由皇帝親自擔任也確定下來。
在劉協之後,後世各任治略府都依照這個分化,進行三大治略公的分工安排。
經過多年的準備,劉協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構想,將政務權利下放,由治略府管理天下,而自己則嚴控軍權和督政大權,用督政院和督軍院嚴格控制各級文臣武將的廉政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