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指著地圖道:“遊牧部落也好,大漢百姓也好,凡欲生,則需水,故可依湖依水建城堡,每堡設一營,城堡皆用磚制,取當地之土,就地燒製。漠北諸部落無論怎麼遊牧,其所經者不過有五大河流,月牙海兩側各有一河,其中匈奴單于庭就在東側一支,當地人稱為鄂爾渾河;另遼州之北有一江,其上游分為兩支,朕命名為黑龍江,匈奴登北方遊牧部落在此兩流域最為集中,而農耕為主的夫餘、高句麗、婁也集中下游;在幽州之北有河名為烏候河,上游亦分兩支,一為作樂水,另為烏候秦水,北方強族鮮卑、烏恆正集中於此;在此四河之外,西域之北還有一河,此地過遠,皇甫驪也沒有去過,只是聽西域百姓說過,故這張地圖上沒有詳細表明,朕算過,完全監管漠北,在五河流域整體建城堡需三十座,小堡千餘,一可供遊牧部落臨時居住,二可舊地進行貿易,換取馬匹。”
續道:“朕知道其中耗財頗具,然朕也不打算十年之內就能做到,或許要三十年,或許要百年,諸位愛卿任內或許看不到,但一定要告誡繼任者,對此不可鬆懈,量國力而為,寧可耗百年之力也要逐步控制漠北,雖無甚多收穫,然大漢則可千餘年不受漠北之災,更可奴其人丁為大漢打通通往大秦帝國的商道。”
復又用玉尺指著地圖上的黑龍江道:“朕命此河為江,實其流域寬廣,其餘幾條河流可先無需顧及,據皇甫驪所說,夫餘國、高句麗諸國之地土地肥沃,土宜五穀,冬日雖漫長寒冷,卻可廣種冬小麥,若要控制整個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