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那人便不喜了,道:“你這傢伙居然敢誑我?你綁住了手,如何綁我?”
姜敏從知府衙門帶著殿前衛出來的時候,好不容易積攢的好心情又蕩然無存了,見到這麼一夥人,實在叫他氣不打一處來,投案就投案,居然怕殿前衛的枷鎖不夠,連繩索都自備了,這算是怎麼回事?
姜敏當做什麼都沒有看見,立即鑽入了馬車。
接著出來的是沈傲,一見沈傲過來,大家呼啦啦的湧了過去,這個道:“殿下為何不備繩索?”那個道:“既然是殿下,自然是戴枷鎖的,哪裡像我們這等苦哈哈的,還得自帶繩索過來?”
那個道:“這也未必,你看,殿下不是什麼都沒綁嗎?”
沈傲嘻嘻哈哈地看著他們,笑道:“本王是親王,雖是鎖拿,也未必一定要帶枷鎖,況且姜大人已經說了,這枷鎖不必上的。”
校尉們聽了,霎時臉色大變,紛紛將繩索拋落在地,都道:“早說,殿下不戴,我們自己綁自己做什麼?”於是這門前留了一地的草繩。
倒是有不少先前已經被人綁住了校尉四處哀告:“誰能幫忙解一下繩索嗎?喂,老兄,幫個忙,幫忙把這繩索解開,哇,綁起來時你倒是手腳麻利,如今叫你鬆綁,你就這副樣子了?”
坐在馬車裡的姜敏見這樣也不是一回事,再這般耽誤,一天都不必啟程了,於是又從馬車裡鑽出來,走向沈傲,道:“平西王,可以出發了,你坐後頭的那輛馬車。”
沈傲頜首點頭,道:“有勞姜大人。”
姜敏淡淡一笑道:“你我不必說這種客套話,只是不知沿途上,殿下還有什麼要吩咐的?”
沈傲想了想,道:“有是有,就怕姜大人不答應。”
姜敏呵呵一笑道:“殿下儘管說就是,老夫總不至虧待了殿下。”
沈傲很認真地道:“在這太原,整日與這群大老粗廝混在一起,實在……哎……”他嘆了口氣。
姜敏看了看那些校尉,深有同感地點頭。
沈傲繼續道:“能不能在沿途上,讓本王與他們隔離開,若……若是再能有個小美人在車中相伴就更好了,姜大人……你怎麼了?啊?本王還指著你押解回京,你可不能……”
第772章 清議
汴京城這邊還在焦灼地等待訊息,平西王殺鄭國公的事早已傳盪開去,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如今這二人已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平西王為什麼要殺鄭國公?鄭國公又為什麼得罪了沈傲?這些事,最是受人矚目。
各種流言都有,不管是不是喜歡平西王的,大多數對鄭國公還是沒有什麼好印象,懷州鄭家富可敵國,又是外戚,但凡沾到這兩樣,坊間的聲名大多都不好,鄭家鬥富的事蹟也是不少,尤其是那鄭少爺二十多萬貫買雞,更是引起一陣轟動。多少人辛勤一年,未必能賺二十貫養家餬口,可惜同人不同命,人家卻是一揮手,二十多萬貫去買一隻雞,居然連眉頭都沒有眨一下。
而這個時候,遂雅週刊適時地推出專題,大談平西王和鄭國公的恩怨情仇。為了增強可讀性,裡頭自然新增了不少趣談,可是話裡話外,大多數還是偏袒著平西王這邊,尤其是鄭家在太原的作為,更是全部揭露出來,這一期的週刊瞬間大熱,只三日功夫,在汴京就發售了十五萬份,可見坊間對此事的津津樂道。
週刊裡的內容立即在汴京炸開了鍋,許多人現在才知道,原來在太原,一斗米居然一度賣到了十貫。十貫是什麼概念?一般的平民百姓大致家中也就十貫的家資,若是能有百貫的餘錢便算是小富之家了,米錢足足上漲了近百倍。
於是輿論開始一邊倒地站到了平西王這邊,平西王雖然壞,可是和這鄭家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便是那諮議局,秀才們原本對平西王大加斥責,這時候清議也漸漸調轉,轉而又大罵起鄭家來。
如今全汴京都在等平西王押解回京,等朝廷的御審,可見這一次的事情鬧得實在不小。
李邦彥的府邸離鄭家不遠,一頂轎子落到了中門階下,外頭的轎伕唱喏一聲:“門下落馬。”
說是落馬,其實就是下轎子,只是李邦彥不喜歡下轎,轎伕們投其所好,便換了個詞兒。轎子輕輕向前傾斜,轎簾捲開,一臉疲倦的李邦彥的腳著了地,他的心情不是很好,鐵青著臉,令轎伕們大氣不敢出。
從轎子裡下來,李邦彥負了手,直接過了中門,迎面撞來一個府裡的主事,這主事聽到老爺回家,因此忙不迭地來伺候,見老爺已經進了府,立即躬身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