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1 / 4)

△《東征忠義錄》·(無卷數,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劉昭撰。昭字仲賢,號東崖,廬陵人,弘治癸丑進士,官至嘉興府知府。

正德中,昭罷官里居,寧王宸濠反,王守仁起兵討之。昭時在幕府。及事平,昭紀其始末為此書。中間闕略頗多,而大旨在著己之長,暴王守仁等之短。所紀亦不盡實。如謂守仁往福建勘事,至吉安始知遺敕書在贛,因不赴宸濠之宴。又謂伍文定、邢珣諸人破賊時,舟中金寶俱為所得。厥後伍、謝二繡衣以得銀太多,假他事謫官云云。考守仁討宸濠,始末詳見《明史》及《陽明全集》,俱不載遺敕書事。其有無蓋不可知。至伍文定、邢珣之擄掠,當時諸璫忌守仁之功,沮其賞格,原有斯言,然究不得其確證。觀昭所記,則文定等之謗,正以昭等爭功故也。其自謂破省城時禁止殺掠,釋放脅從諸事,皆出其所畫諾。既不見於他書。

又謂守仁不聽其言,奏捷疏遲,以致激怒武宗南巡,荼毒地方。不知武宗數出遊幸,諸璫皆欲邀功,親征之詔固不在奏捷之遲速也。以此歸罪守仁,是尤未免於巧詆矣。

△《治世餘聞》·二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記皆明孝宗時事。考《明史·藝文志》有陳洪謨《治世餘聞》四卷。此書止分上下二卷,而捲上標目又闕焉。蓋即洪謨之書,傳鈔者合併其卷帙耳。其題曰《治世餘聞錄》,“錄”字亦後人所增也。洪謨字宗禹,武陵人,弘治丙辰進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繼世紀聞》·五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據《明史·藝文志》,亦陳洪謨撰。然此書與《治世餘聞》,史皆作四卷。此本乃有五卷,其第三卷僅一頁有奇,疑又為傳寫者誤分也。其書皆記武宗時事。謂韓文等劾劉瑾,司禮監太監王嶽等佐之。瑾已垂誅,李東陽黨於瑾,先期漏言,遂不可制,卒成擅權之禍。所以罪東陽者甚至,其事容或有之。

至謂張彩於瑾多所匡正,反覆為辨其枉。則公論具在,安能以一手掩乎?

△《壬午功臣爵賞錄》·一卷、《壬午功臣別錄》·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明都穆撰。穆字元敬,吳縣人,弘治己未進士,官至禮部主客司郎中,加太僕寺少卿,致仕。燕王篡立以後,封賞功臣,藏其籍於有司。正德壬申九月,穆官禮部。簡視故牘,得其名數而繕寫失次,因略加修整,編成《爵賞錄》一卷,凡三十三人。後二月復得指揮而下功賞之數,又次第為《別錄》一卷,以補前錄之闕。建文五年歲在壬午,革除以後稱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乃改元永樂雲。

△《平番始末》·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許進撰。進字秀升,靈寶人,成化丙戌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諡襄毅,事蹟具《明史》本傳。初,弘治七年,土魯番阿黑麻攻陷哈密,執忠順王陝巴去。

進為甘肅巡撫,潛師襲復其城。致仕後因檢閱奏稿案牘,編為此書。嘉靖九年,其子誥疏進於朝,詔付史館。其述用兵始末及西番情事頗詳。今《明史》《土魯番》、《哈密》諸傳,大略本之於此。

△《南城召對錄》·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李時撰。時字宗易,號松溪,任邱人,弘治壬戌進士,官至華蓋殿大學士,諡文康,事蹟具《明史》本傳。是編乃世宗親祀祈嗣壇,時與大學士翟鑾、尚書汪鋐、侍郎夏言等侍於南城御殿。召見論郊廟禮制,兼及用人賑災之事。時因錄諸臣問答之詞。史稱時恆召對便殿,接膝諮詢,雖無大匡救,而議論多本於厚。

於是編亦略見一斑雲。

△《南巡日錄》·一卷、《北還錄》·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陸深撰。深字子淵,號儼山,上海人,弘治乙丑進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卒諡文裕,事蹟具《明史·文苑傳》。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幸承天,相度顯陵。深時官學士,命掌行在翰林院印扈行。是編乃紀其往返程頓,自二月癸丑至四月壬子,凡六十日之事。《南巡日錄》中載有《永樂後內閣諸老歷官年月》一篇,乃得之於孫元者。深最留心史學,故隨所見而錄之雲。

△《革除編年》·(無卷數,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浙江通志》作嘉善袁仁撰。而朱彝尊又稱陳洪謨有《革除編年》一書。《明史·藝文志》俱無之,未知孰是也。其書提綱列目,用編年之體,諸臣列傳即詳附目中。大致與諸書所記略同。書末終於建文四年六月己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