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1 / 4)

△《茶寮記》·一卷(內府藏本)

明陸樹聲撰。樹聲有《平泉題跋》,已著錄。樹聲初入翰林,與嚴嵩不合。

罷歸後張居正柄國,欲招致之,亦不肯就。此編即其家居之時與終南山僧明亮同試天池茶而作。分人品、品泉、烹點、嘗茶、茶候、茶侶、茶勳七則,均寥寥數言,姑以寄意而已,不足以資考核也。

△《茶約》·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何彬然撰。彬然字文長,一字寧野,蘄州人。是書成於萬曆己未。略仿陸羽《茶經》之例,分種法、審候、採擷、就制、收貯、擇水、候湯、器具、《酉麗》飲九則,後又附茶九難一則。

△《別本茶經》·三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舊本題曰玉茗堂主人閱。玉茗堂主人,湯顯祖之別號也。顯祖有《五侯鯖》,《字海》已著錄。是編取陸羽之書合為一卷,後附《水辨》、《外集》各一卷,然編次無法,疏舛頗多。如皇甫冉送陸鴻漸山人採茶詩,訛為皇甫曾。歐陽修大明水、浮槎山水二記,列東坡《志林》之後。雀舌下材一條出沈括《夢溪筆談》,題下失注書名,連於唐人張又《新煎茶水記》之後,遂似又新之作。皮日休《茶中雜詠》序刪詩存序,以冠篇首,改名《茶經序》。《陸羽傳》刪去《唐書》舊贊,別加童史氏承敘讚語。冗雜顛倒,毫無體例,顯祖似不至此,殆庸劣坊賈託名歟。

△《茶董》·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夏樹芳撰。樹芳字茂卿,江陰人。是編雜錄南北朝至宋、金茶事,不及採造煎試之法,但摭詩句啟實,然疏漏特甚,舛誤亦多。其曰《茶董》者,以《世說記》幹寶為鬼之董狐,襲其文也。前有陳繼儒序,卷首又題繼儒補,其氣類如是,則其書不足詰矣。

△《茗笈》·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屠本畯撰。本畯有《閩中海錯疏》,已著錄。是編雜論茗事。上卷分溯源、得地、乘時、揆制、藏茗、品泉、候火、定湯八章,下卷分點瀹、辨器、申忌、防濫、戒淆、相宜、衡鑑、元賞八章,每章多引諸書論茶之語,而前引以贊,後系以評。又取陸羽《茶經》分冠各篇,頂格書之,其他諸書皆亞一格書之。然割裂餖錚��遜恰恫杈�分��摹5沐��攏�⑽蕖恫杈�房梢��蚓廣諡�:似涮謇��剖杞狻恫杈�罰�植凰剖杞狻恫杈�罰�圃鏨盡恫杈�罰�植凰圃鏨盡恫杈�罰�詛〈礪遙�獠喚餛浜我庖病�

△《茗史》·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萬邦寧撰。邦寧,奉節人。天啟壬戌進士。是書不載焙造煎試諸法,惟雜採古今茗事。多從類書撮錄而成,未為博奧。

△《茶疏》·一卷(內府藏本)

明許次紓撰。次紓字然明,錢塘人。是書凡三十九則,論採摘收貯烹點之法頗詳。中間擇水一條,誤以金山頂上井為中泠泉,考證殊為疏舛。

△《茶史》·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國朝劉源長撰。源長字介祉,淮安人。是編上卷記茶品,下卷記飲茶,其分子目三十,冗碎殊甚。卷端題名,自稱曰八十翁。蓋暮年頤養,姑以寄意而已,不足以言著書也。

△《水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徐獻忠撰。獻忠有《吳興掌故集》,已著錄。是編皆品煎茶之水。上卷為總論,一曰源,二曰清,三曰流,四曰甘,五曰寒,六曰品,七曰雜說。下卷詳記諸水,自上池水至金山寒穴泉,目錄列三十四名,而書中多噴霧崖瀑、萬縣西山包泉、雲陽縣天師泉、潼川鹽亭縣飛龍泉、遂寧縣靈泉五名。蓋目錄偶脫。又麻姑山神功泉,目錄在鐵篩泉後,而書則居前,亦誤倒也。其上卷第六篇中駁陸羽所品虎邱石水及二瀑水、吳松江水、張又新所品淮水,第七篇中駁羽煮水初沸調以鹽味之說,亦自有見,然時有自相矛盾者。如上卷論瀑水不可飲,下卷乃列噴霧崖瀑,引張商英之說以為偏宜煮茗。下卷濟南諸泉條中,論珍珠泉湧出珠泡為山氣太盛,不可飲,天台桐柏宮水條,又謂湧起如珠,甘冽入品。恐亦一時興到之言,不必盡為典要也。舊本題曰《水品全帙》,立名殊不可解。考田崇衡、蔣灼二跋皆稱《水品》,無全帙字,疑書僅一冊,藏弆家插架題簽,於《水品》下寫全帙字,傳寫者誤連為書名也。今從舊跋,仍題曰《水品》焉。

△《煮泉小品》·一卷(內府藏本)

明田藝衡撰。藝衡有《大明同文集》,已著錄。是書凡分十類,一源泉,二石流,三清寒,四甘香,五宜茶,六靈水,七異泉,八江水,九井水,十緒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