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2 / 4)

。前有嘉定辛巳其弟煉序,末有木石居士虞舜徒跋,皆以閻羅王為說,詞旨頗鄙。

△《樵談》·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舊本題宋許棐撰。棐字忱父,海鹽人。嘉熙中居泰溪,於水南種梅數千樹,自號梅屋。是編皆勸戒之言。然核其詞氣,如出屠隆、陳繼儒一輩人口,殊不類宋人之作。

△《几上語》·一卷、《枕上語》·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施清臣撰。清臣號東洲,淳祐間人,自稱赤城散吏。是書皆宗二氏之旨,而以儒理附會之,詞多儷偶,明人小品,濫觴於斯。其謂《易》可通修煉之旨,亦魏伯陽等之緒餘,無足採錄也。

△《千古功名鏡》·十二卷、《拾遺》·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吳大有撰。大有字勉道,號松壑,嵊縣人。寶祐間遊太學,率諸生上書言賈似道奸狀,不報,遂退處林泉,與林昉、仇遠、白珽等以詩酒相娛。元初闢為國子檢閱,不赴。是書分十五類,皆闡揚因果之說,以警世勸善。然有所為而為之,假以誘掖愚蒙則可,若士君子之學,為所當為,則固無取於是焉。

△《厚德錄》·四卷(內府藏本)

宋李元綱撰。元綱有《聖門事業圖》,已著錄。此錄盛陳果報,兼以神怪。

如言張孝基以還產為山神,及福州張生捐資救縊遇鍾離權得道事,不一而足,殊非儒者立言之道。與《聖門事業圖》如出兩手,不可解也。

△《樂善錄》·二卷(內府藏本)

宋李昌齡撰。昌齡始末未詳。書中引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及葉夢得《巖下放言》,蓋紹興後人。大旨皆談罪福因果。所記宋事為多,亦間及漢以來事。然如淳、於棼南柯入夢諸條,殊於《樂善》無與。記小兒胞胎一條,雜引道家符籙之說。凡數百言,更為氾濫也。

△《西疇常言》·一卷(內府藏本)

宋何坦撰。坦,旴江人,是編分講學、律己、應世、明道、蒞官、原治、評古、用人、正弊九門,大抵因舊說而衍之。其講學篇謂性與天道子貢不得聞,而以後世學者竊襲陳言,自謂窮理盡性為妄。明道篇謂儒者之待異端,甚於拒寇敵。蓋皆有為而發。然其論心如槃水,措之正則表裡瑩然,微風過之,則湛濁動於下,方未動時,非有以去其滓汙也,澄之而已。風之過,非有物入之也,撓動則濁起也。所見頗近於禪。又謂孟子之闢楊、墨,深排峻拒,詞費而力殆,其說皆不可訓也。

△《東谷所見》·一卷(內府藏本)

宋李之彥撰。之彥,永嘉人,東谷其所自號。書中教導一條,稱遊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孫屢矣,教尋常白屋之類亦多。則老塾師也,是書凡十三則,皆憤世疾俗,詞怨以怒。末載太行山戲語一條,謂是非不必與世人辨,蓋其篇中之寓意。前有自序,題鹹淳戊辰小春,正宋政弊極之時也。

△《鳴道集說》·一卷(永樂大典本)

舊本題金李之純撰。案元好問《中州集》、劉祁《歸潛志》並雲李純甫字之純,則此書當為李純甫作。《金史·文藝傳》及《大金國志》作純甫字之甫,殆傳寫誤也。純甫,宏州襄陵人,承安中登進士,前後三入翰林。正大末出倅坊州,未赴,改京兆府判官。卒於南京。是書列周、程、張、邵、朱、呂、蔡諸儒之說而條辨之。末附自作文數篇。大旨出於釋氏,殊為偏駁。《歸潛志》曰:之純自類其文,凡論性理及關佛、老二家者號內稿,其餘碑誌詩賦號外稿。又解楞嚴、金剛經,《老子》、《莊子》,又有《中庸集解》、《鳴道集解》(案:解字當為說字之訛,今姑仍原本錄之),號為中國心學,西方文教,數十萬言。嘗曰,自莊周後,惟王續、元結、鄭厚與吾或談儒、釋異同。環而攻之,莫能屈。又曰,屏山(案:屏出即純甫之號)平日喜佛學。嘗曰中國之書不及西方之書。作《釋迦贊》雲,竊吾糟粕,貸吾粃糠。粉澤邱、軻,刻畫老、莊。嘗論伊川諸儒,雖號深明性理,發明六經聖人心學,實皆竊吾佛書者也,因此大為諸儒所攻云云。

可謂之無忌憚矣。《中州集》但云於書無所不闚,而於莊周、列禦寇、左氏、《戰國策》尤長。三十歲後,遍觀佛書,能悉其精微。既而取道學書讀之,著一書,合三家為一,猶諱而渾其詞也。

△《中說》·三卷(永樂大典本)

元敖撰。,古文淵字,見夏竦《古文四聲韻》。其爵裡皆無可考。是書大旨,本乎圖書,雜以佛、老。首之以先後天理數圖,又有求仁儘性諸圖。其儘性圖有曰:吸蒂思不出位,呼根不失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