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中記》·六十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明陳耀文撰。耀文有《經典稽疑》,已著錄。是編乃其類事之書。以所居近天中山,故題曰《天中記》。世所行本皆五十卷,卷端亦不題次第,草略殊甚,蓋初刻未竟之本。惟此本作六十卷,與《明史·藝文志》合,乃耀文之完書也。
明人類書,大都沒其出處,至於憑臆增損,無可徵信。此書援引繁富,而皆能一一著所由來,體裁較善。惟所標書名,或在條首,或在條末,為例殊不畫一。又第一卷內篇目已畢,復綴以張衡《靈憲》一篇,編次亦無條理。然有明一代稱博洽者推楊慎,後起而與之爭者則惟耀文,所學雖駁雜不純,而見聞終富。故所採自九流毖緯以逮僻典遺文,蒐羅頗廣,實可為多識之資。每條間附案語。如《玉篇》、《廣韻》之解誕字為生,《水經注》之以苗茨堂為茅茨堂,《世說注》以錢唐為錢塘,唐《逸史》之記孫思邈年代舛錯,《新唐書》之載安祿山死日乖互,皆為抉摘其失。又向來類書之沿訛者,如《合璧事類》以狄兼謩為魏謩,《錦繡萬花谷》以浮圖泓為一行,《事文類聚》以劉溉為到溉,《萬卷菁華》以晉建元元年為漢武帝,孔氏《續六帖》以三陽宮為逭暑宮,皆一一辨證。尤能於隸事之中,兼資考據,為諸家之所未及。範守己《曲洧新聞》謂是書鶴門無浮邱翁、王子晉、丁令威、徐亞卿四事,浦門無青浦、黃浦等水,頗譏其漏。郭孔太《書傳正誤》亦謂其失載《紫薇苑》。夫天下事物無窮,一書卷帙有限,自有類書以來,未有兼括無遺者。《太平御覽》卷帙盈千,所未錄者尚不知凡幾,況此五六十卷之書乎?是固不足為耀文病也。
△《圖書編》·一百二十七卷(河南巡撫採進本)
明章潢撰。潢有《周易象義》,已著錄。是編取左圖右書之意,凡諸書有圖可考者皆彙輯而為之說。一卷至十五卷為經義。十六卷至二十八卷為象緯歷算。
二十九卷至六十七卷為地理。六十八卷至一百二十五卷為人道。一百二十六卷為易象類編,一百二十七卷為學詩多識,此二卷與圖譜無涉,別綴於末,蓋《玉海》附錄諸書例也。其門人萬尚前序,稱是編肇於嘉靖壬戌,成於萬曆丁丑。考潢年譜,乃稱萬曆五年丁丑論世編成,又稱萬曆十三年乙酉出《圖書編》與鄧元錫《函史》相證。然則初名《論世編》,後乃改此名矣。明人圖譜之學,惟此編與王圻《三才圖會》號為巨帙。然圻書門目瑣屑,排纂冗雜,下至弈棋牙牌之類,無所不收,不及潢書之體要。其所繫諸說,亦皆捃掇殘剩,未晰源流。甚至軍器類中所列鞭、鐧二圖,稱鞭為尉遲敬德所用,鐧為秦叔寶所用,雜採《齊東之語》,漫無考證,亦不及潢書之引據古今,詳賅本末。雖儒生之見,持論或涉迂拘,然採摭繁富,條理分明。浩博之中,取其精粹。於博物之資,經世之用,亦未嘗無百一之裨焉。
△《駢志》·二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陳禹謨撰。禹謨有《經籍異同》,已著錄。是書取古事之相類者比而錄之。
對偶標題,而各注其所出於條下,不立門目,但以甲至癸十干為序,而大較以類相從。其中嗜博愛奇,務盈卷帙,如晏子宅、晏子冢、蘇秦宅、蘇秦冢之類,古來有宅有冢者豈能遍收。秦趙高為丞相,漢趙高為太守之類,古來同姓名者更難悉數。又如平仲君遷,乃《吳都賦》之本文。橘不逾淮,貉不逾汶,乃《考工記》之成語。因而採為駢句,名為隸事,實則鈔胥,齊、梁來儷偶之文亦恐罄竹難盡。
至於癸部所載及於經典一字之異同,如浴乎沂,沿乎沂,詠而歸,詠而饋,則經典釋文且將全錄矣。然所採既繁,所儲遂富,或一言而出典各殊,或兩事而行蹤相近,多可以考證異同,辨別疑似。其中間有考證。如漢高帝母溫姓,駁司馬貞依託班固碑之類,雖未必果確,亦可存備一說。大抵簡核不及趙崇絢之《雞肋》,而博贍則勝方中德之《古事比》也。
△《山堂肆考》·二百二十八卷、《補遺》·十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彭大翼撰。大翼字雲舉,又字一鶴,揚州人。是書有萬曆乙未廖自伸序,稱其冠軍諸生者廿有餘年,竟不得一登賢書。其弟大翱序則稱其宦遊百越,凌儒序亦稱其浩然解組,杜門海上。則又嘗隸仕籍,其嘗為何官則不可得詳矣。據卷端凡例,是書成於萬曆乙未。浸淫散佚越二十餘年,至萬曆己未,其孫壻張幼學乃尋繹舊聞,踵事增定,遂成完帙。則幼學又有所附益不盡大翼之舊本也。
(案:焦竑序作於乙未,已稱幼學增定,與凡例不符,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