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2 / 4)

△《群書纂粹》·八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舊本題明徐時行編。案明申時行初寄養於徐氏,從其姓,此蓋其未複姓時作也。所著有《書經講義會編》,已著錄。是編掇摘諸家議論之文,分類纂輯,以備策論之用。不足以言著述。殆其應舉時所私抄,而傳寫者授之梓歟?

卷一百三十八 子部四十八

○類書類存目二

△《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四卷(通行本)

明王圻撰。圻有《東吳水利考》,已著錄。是編續馬端臨之書,而稍更其門目。大旨欲於《通考》之外兼擅《通志》之長,遂致牽於多岐,轉成踳駁。盡《通考》踵《通典》而作,數典之書也。《通志》具列朝為紀傳,其略即志,其譜即表,通史之屬也。其體裁本不相同。圻既兼用鄭例,遂收及人物,已為氾濫,而分條標目,又復治絲而棼。如各史有不臣二姓之人,不過統以忠義。圻則別立忠隱一門。各史於忠孝節烈之婦女,不過統以列女,圻則別立忠婦、孝婦、節婦、烈婦諸門。各史於篤行畸節,不過統以孝義,圻則別立順存、義夫、義女、義徒、義母、義姜、義僕諸門。均乖史法。至於義物一門,孝釋一門,尤為創見罕聞。

各史但有儒林,《宋史》別出道學傳,已為門戶之私,圻更立道統考,而所收如楚元王之類,不過性喜聚書,範平、王接之類,不過隱居高尚,去取更為不倫。

此皆牽於通志紀傳之故也。他如田賦考內所載免租,當列於賑恤門,貴州鹽引課,宜列於鹽鐵門,打青草餵養馬匹事例,宜列於兵考,而皆誤載於田賦、國用考內。

漕運門載金天興元年運餉汝州兵,此乃用兵轉餉,非漕運也。又海運已自列一門,而雜出於漕運之內,所載海道遠近,尤為不詳。運官選補屬選舉考績之事,更不當列於漕運門。土貢考內所載明制,其時雖已歸折於一條鞭之法,然尚有解赴內府之項,載於明《會典》者甚詳。乃皆脫略。選舉考內所載邵元節、李孜省,乃一時恩倖,不當別立方伎。選舉一門學校考內所載州縣書院,元制官置山長,猶屬學校之支流。明則處處私置,志書尚不能悉登。此書乃泛載之,殊為冗濫。

職官考內載元職官僅本《元史》,其上京分署載於《析津志》諸書甚詳,見元人集者尤夥,乃皆漏略。諡法考只引《史記》,餘多掛漏,即朱謀所輯諸篇,萬曆初尚存,不容嘉靖末不見,亦為掛漏。《經籍考》內所載南宋諸人文集,尚不及《文淵閣書目》之半,金人文集載於《中州集》小傳者百有餘家,所載僅十之一二。而《琵琶記》、《水滸傳》乃俱著錄,空為後來論者之所議。《六書考》全抄鄭樵《六書略》,又錄《唐韻》及宋《禮部韻略》各序,毫無斷制。所載法帖,僅明代所刻《寶賢堂帖》十數則。又既立《經籍考》一門,復於《六書考》內覆載字學、書法各書,更為舛雜。至於釋家一門,本可不立,既已立之,而宗、律二門未能分晰。列釋家法嗣一門,而二祖六祖以下旁出法嗣,又未能詳敘,殆進退無據矣。自明以來,以馬氏書止於宋嘉定中,嘉定後事跡典故未有匯為一編者,故多存圻書以備檢閱。今蒙睿鑑高懸,洞知是編之舛陋,特詔儒臣重為纂輯,業已勒有成書,圻之舊笈,竟以覆瓿可也。

(案:此書雖續《文獻通考》,而體例迥殊,故《文獻通考》入故事,此則改隸《類書》。)

△《三才圖會》·一百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王圻撰。是書彙輯諸書圖譜,共為一編。凡天文四卷,地理十六卷,人物十四卷,時令四卷,宮室四卷,器用十二卷,身體七卷,衣服三卷,人事十卷,儀制八卷,珍寶二卷,文史四卷,鳥獸六卷,草木十二卷,採摭浩博,亦有足資考核者。而務廣貪多,冗雜特甚。其人物一門,繪畫古來名人形像,某甲某乙,宛如目睹,殊非徵信之道。如據倉頡四目之說,即畫一面有四目之人,尤近兒戲也。

△《正音敓�浴貳に木恚ㄖ繃プ芏講山�荊�

明王荔撰。荔字子巖,高陽人。嘉靖中舉人,官至青州府推官。是書以等韻分二十二部,而又非韻書。如京字部為第一,則雲天對地,日對星,曉燕對春鶯云云,蓋鄉塾屬對之本。而首標葉向高選,鹿善繼閱,似乎必無其事。其李國《木普》序,殆亦贗託也。

△《亙史鈔》·(無卷數,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潘之恆撰,之恆有《黃海》,已著錄。是書《明史·藝文志》作九十一卷。

編首顧起元序雲,內紀內篇以內之,而忠孝節義,懿行名言之要舉。外紀外篇以外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