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其詩宗法王士禎,惟沿溯於士禎《唐詩十選》之中。故結體修潔,時有雋語。如所謂“春風拂禪衣,流鶯啼樹杪;二月青滿林,百花開已早”者,亦頗近自然,然骨力未堅,興象頗淺。十首以外,語意略同。
蓋聰明多而學問少,故流連光景,所就止於如斯耳。
△《香域內外集》·十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釋敏膺撰。敏膺,蘇州花山翠巖寺僧。是集,乃其弟子聖藥等所編。
《外集》詩文凡七卷,《內集》五卷,皆語錄、偈語,蓋釋家以釋為內學,儒為外學耳。
△《敲空遺響》·十二卷(內府藏本)
國朝僧如乾撰。如乾字憨休,四川人,嘗主陝西興善、燉煌等寺。是集凡雜文八卷,詩四卷。
△《餐秀集》·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黃千人撰。千人字證孫,餘姚人。宗羲之孫,百家之子也。官泰安縣丞。
是集,為其同官覺羅·普爾泰所刊。前有普爾泰《序》,又有顏懋價《序》,引嚴羽、王士禎之說,訾謷館閣之士,以抒其憤。懋價字介子,曲阜人,以貢生官肥鄉教諭,老而不第,故其詞如是雲。
△《梯青集》·(無卷數,檢討蕭芝家藏本)
國朝項大德撰。大德字立上,漢陽人。刲股療母,不愈,以哀毀卒。是集,凡賦二十七首,詞四十一首,吐屬頗韶秀,而得年僅二十有六,功候未深,故骨格未能成就焉。
△《月湖賸稿》·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樑撰。樑有《讀畫錄》,已著錄。是集,僅文二十四首,又多小品,蓋猶明季山人之遺風。抄本題曰《月河賸稿》。考集內所居丙舍地名皆作“月湖”,樑別有《讀畫錄》,亦載張庚為作《月湖圖》,則卷首“月河”字,抄本誤也。
△《夢村集》·二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朱緯撰。緯字義俶,歷城人。由歲貢生官邱縣訓導。是集有《七十自壽詩》。又有《次兒生日詩》,作於七十四歲時。蓋其晚年所自編。詩頗清淺,而時有脫灑之致。
△《後海書堂遺文》·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孝詠撰。孝詠有《嶺西雜錄》,已著錄。是集,上卷為雜文,下卷皆金石題跋。文頗質實,而少覺其樸。惟題跋則品題不苟,可取者多。
△《薇香集》·一卷、《燕香集》·二卷、《燕香二集》·二卷(內閣中書方維甸家藏本)
國朝方觀承撰。觀承字遐穀,號問亭,又號宜田,桐城人。由監生薦授中書舍人,官至直隸總督,諡恪敏。觀承遭遇聖朝,備蒙恩眷,封疆宣力,積有勤勞;而性嗜詩篇,政務之餘,不廢吟詠。舊所著有《東園剩稿》、《入塞詩》、《懷南草》、《豎步吟》、《叩舷吟》、《宜田匯稿》、《看蠶詞》、《松漠草》,共八種,皆編入《述本堂詩集》中,已別著錄。是編三集。則其為直隸總督時所作,其子維甸編錄,別行者也。
△《晚晴樓詩草》·二卷(大理寺卿陸錫熊家藏本)
國朝曹錫淑撰。錫淑字採荇,上海人。兵科給事中一士之女,適同裡舉人陸正笏。一士有《四焉齋詩集》,其妻陸鳳池亦有《梯仙閣餘課》。錫淑承其家學,具有軌範,大致以性情深至為主,不規規於儷偶聲律之間雲。
△《藍戶部集》·二十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藍千秋撰。千秋字長青,宜黃人。以薦授國子監學正,官至盛京戶部員外郎。是集刻於乾隆丙寅,凡詩四卷,文二十二卷。
△《豐川全集》·二十八卷(內府藏本)
國朝王心敬撰。心敬有《豐川易說》,已著錄。此集乃所作語錄及雜著,大抵講學者居多,乃康熙丙申湖廣總督額倫特所刊,額倫特即嘗以隱逸薦心敬者也。
△《豐川續集》·三十四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心敬撰。據其子勍《凡例》稱,心敬康熙丙申刻有正、續集二十八卷。
是已有正、續兩集矣。又稱自丙申至乾隆戊午,與當代大人君子相酬答,及與門人子弟講說論辨者,視前刻倍多,今裒成三十四卷。是此本又出《續集》後矣。
然其二十八卷之本,實不分《正集》、《續集》之目,未喻何說,故此本仍刊版之名,以《豐川續集》著錄焉。
△《綠筠軒詩》·四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張元撰。元字殿傳,淄川人。雍正丙午舉人,官魚臺縣教諭。元為“崑崙山人”篤慶從子,故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