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部分(1 / 4)

△《白齋竹裡集》·七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張琦撰。琦字君玉,鄞縣人。弘治己未進士,官至興化府知府,加布政使參政,致仕。是集前有嘉靖癸未自序,稱守莆陽日,既梓平生所作,積數年,又得若干首,有相知君子,贊予續梓之。文稿力綿,不能盡刻,姑芟摭數十篇,附詩之後,是琦尚有前集行世,此則歸田後所刻續集也。琦當何、李盛時,別以獨造為宗,自開蹊逕。王世貞《藝苑卮言》謂:其如夜蛙鳴露,自極聲致,然不脫於泥中;蓋其用思雖苦,煉骨未輕,有意生新,未免圭角太露。散體則縱筆所如,如《遺稽行實》一篇,至以案牘語入文,尤非體裁也。

△《夢蕉存稿》·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遊潛撰。潛有《博物志補》,已著錄。是集凡詩三卷,文一卷。其詩工拙互見,七言如:“蘼蕪曉雨溼蝴蝶,楊柳晚風吹慄留”,“雲深野岸客稀到,天閣斜陽鴉亂啼”等句,皆頗有作意。古詩則摹擬溫、李,而才力未至。散體不多作,僅二三十篇,亦未入格。其集曰“夢蕉”者,案集中有《夢蕉亭睡起》詩,自注雲:亭在鍾城山隙處,蓋其別業雲。

△《對山集》·十九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明康海撰。海有《武功縣誌》,已著錄。海晚歲縱情聲伎,故樂府特為擅長,詩文皆不甚留意,不免利鈍互陳。今已以孫景烈刪定之本繕入四庫,此本即張太微所編之原集,附存其目,不沒其裒輯之功云爾。

△《王氏家藏集》·六十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一曰《浚川集》,明王廷相撰。廷相有《慎言》,已著錄。其詩文列名七子之中,然軌轍相循,亦不出北地信陽門戶,鄭善夫詩所謂:“海內談詩王子衡,春風坐遍魯諸生。”一時興到之言,非篤論也。王士禎《論詩絕句》曰:“三代而還盡好名,文人從古善相輕;君看少谷山人死,獨有平生王子衡。”蓋善夫歿後,廷相始見是詩,賙恤其家甚至也,亦頗有微詞矣。

△《內臺集》·七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王廷相撰。是編刻於嘉靖丙申,凡詩二卷,詞一卷,雜著一卷,奏疏一卷,雜文二卷,又在《家藏集》之後者也。時廷相為都御史,故以“內臺”為名雲。

△《魯文恪存集》·十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魯鐸撰。鐸字振之,號蓮北,景陵人。弘治壬戌進士,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卒贈禮部侍郎,諡文恪,事蹟具《明史》本傳。是編為其子彭嘉所編,前四卷皆詩;第五卷為使交稿,鐸官編修時,嘗奉使安南故也;第六卷以下為雜文。

史稱:鐸為司業日,與祭酒趙永皆李東陽門生也。東陽生日,相約以二帕為壽,索笥無有,有乾魚食過半矣,乃攜其半饋東陽,云云。案司業秩六品,何至貧不能具二帕?無帕可徒往,何必以食殘之物為敬?皆於事理為不近。此殆世人慾著其清介,故甚其詞,史因而錄之。然亦足見其素行孤高,故致影造是語,不能不謂之賢者也。至於詩文,則皆不甚擅長,蓋其平生志趣,不在於斯耳。

△《山堂萃稿》·十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徐問撰。問有《讀書劄記》,已著錄。是編,詩六卷,文十卷,而奏疏三篇,附詩之末,體例殊別。其詩文平正通達,而傷於淺易,中有孫偉、方豪、黃佐三人評語,蓋即以點勘之本付雕,亦非古式。

△《白石野稿》·十七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林魁撰。魁自號白石山人,龍溪人,弘治壬戌進士,官至雲南兵備副使。

是集,賦、詩、詞六卷,序記、雜言等十卷。前有自序,稱平生應酬雜稿,毋慮千首。審非作家,然亦一愚之發也。今觀集中,如《上吏部揭帖》及與楊一清、李東陽諸書,頗足覘其學行,詩亦俊逸,惟其稱心而談,不免乏鍛鍊之功耳。

△《水南稿》·十九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陳霆撰。霆有《唐餘紀傳》,已著錄。是集所載諸詩,意境頗為蕭灑,而才氣坌湧,信筆而成,故往往不暇檢點。古文大致樸直,而少波瀾頓挫之勝。惟詩餘一體較工,其豪邁激越,猶有蘇、辛遺範。末附詩話一卷,中間論詞一條,謂明代騷人多不務此,間有知者,十中之一二,則其自負亦不淺矣。

△《周恭肅集》·十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周用撰。用字行之,吳江人,弘治壬戌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諡恭肅,事蹟具《明史》本傳。是集為其子國南所編,凡詩九卷,詩餘一卷,文六卷。其詩古體多嘽緩之音,近體音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