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部分(1 / 4)

△《紫峰集》·十三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明陳琛撰。琛有《易經淺說》,已著錄。是集詩五卷,文七卷,《正學編》一卷,末以《年譜》附焉。初刻於嘉靖中,此其裔孫所重刻也。《明史·儒林傳》附見《蔡清傳》末。稱琛杜門獨學,清見其文異之,曰:吾得友此人足矣。琛因介友人以見清云云。今觀其詩,皆濂洛風雅一派,其文亦類語錄講義,蓋其淵源如是雲。

△《青蘿文集》·二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王漸逵撰。漸逵字用儀,號青蘿子,番禺人。正德丁丑進士,官刑部主事,家居十餘年,以薦起官,言事不報,復乞歸。是集文八卷,首載《陳愚見以裨聖化》、《乞創立以存根本》兩疏,即其復起時所上。詩分《北遊》、《大隱》、《羅浮》、《靈洲》、《中洞》、《樾森》、《雙魚》、《深明》、《洛澄》、《越山》、《白雲》、《蘿山》十二稿,稿為一卷。其《鐵橋》一絕,朱彝尊《詩話》,謂其追蹤唐許碏“閬苑花前”之作,然沙中金屑,正復不能多覯也。

△《西元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馬汝驥撰。汝驥字仲房,綏德人。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以諫南巡,廷杖,出為澤州知州。世宗立,召還,授編修,官至禮部右侍郎,諡文簡。事蹟附見《明史·舒芬傳》。是集古體二卷,今體六卷。蔣一葵雲:仲房詩,有沈理而無元趣。黃青甫謂其詩整煉似法顏、謝,隊仗森然。求之聲律,未造其深,亦不失為高流。蓋汝驥刻意鎔煉,務求典實,其長短皆在於是也。

△《戴中丞遺集》·八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戴鱀撰。鱀字時重,或作時量,字之訛也,號東石,鄞縣人。正德丁丑進士,官至四川巡撫。是集《千頃堂書目》作《東石遺稿》,凡詩四卷,雜文五卷,其子士充所編。張時徹《序》謂其負恢廓之才,不屑屑爭雄鉛槧,或有匄請,輒伸紙濡毫應之,故集中諸作,多傷率易,獨《鄞水利三敘》及《海防策》,以情形目擊,言之較為確鑿雲。

△《筆峰存稿》·五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明王鳳靈撰。鳳靈字應時,莆田人,筆峰其自號也。正德丁丑進士,官至廣西布政司參政。鳳靈官刑曹時,曾疏論宦官張銳、都督錢安,大辟之不當贖及給事中陳洸顯罪之無可曲宥。其言甚直,朝議莫能奪。守淮時,救災疏六十上。卒以好激論天下事,見忌罷歸,死於倭難。生平所著有《淮陽急稿》及《漫稿》、《匯稿》、《淨稿》,各二十卷,旋皆散佚。茲集乃其孫介所蒐輯。至崇禎時版漶,元孫夢暘又重刊之,凡文四卷,賦、詩一卷。

△《桂洲集》·十八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夏言撰。言有《南宮奏稿》,已著錄。此集凡賦、詩、詞八卷,文十卷,首有《年譜》,言未相時以詞曲擅名,然集內詞亦未甚工,詩文宏整而平易,猶明中葉之舊格。

△《朱福州集》·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朱豹撰。豹字子文,上海人。正德丁丑進士,官至福州府知府。是集為其子察卿及其友馮遷所編,凡詩三卷,奏疏三卷。詩學中唐,以流麗清切為主。

△《過庭私錄》·七卷、《外集》·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吳鼎撰。鼎字維新,號泉亭,又自號支離子,錢塘人。正德丁丑進士,官至廣西布政司參議。是集其仲子遵晦所錄,故以《過庭》為名,皆散體之文,末附賦騷古詩數首。《外集》則皆詩也,文有整飭平雅者,亦有微近俗調者,金石文字,頗失翦裁,有韻之文則更遜矣。

△《半洲稿》·四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張經撰。卷首題曰蔡經,蓋其未複姓時所刊也。經字廷彝,侯官人。正德丁丑進士,累官南京兵部尚書,總督軍務,改左都御史,為嚴嵩構陷,坐以失律棄市;後追諡襄愍。事蹟具《明史》本傳。是集第一卷為《北寓稿》,乃經官御史時所著;次為《南行稿》,為嘉興府知府時所著;次為《西征稿》,為大理寺卿奉命安輯關西時所著;次為《東巡稿》,巡撫山東時所著。詩多五七言近體,頗摹唐調,蓋正當太倉、歷下,初變風氣之時也。

△《鄭思齋文集》·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鄭洛書撰。洛書字啟範,思齋其號也,莆田人。正德丁丑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提督南直隸學政。事蹟附見《明史·解一貫傳》。是集前後無“序”、“跋”,不知誰所編次,亦無目錄,僅“序”九篇,“記”三篇,“賦”二篇,寥寥不成卷帙,又皆應酬之作,殆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