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部分(1 / 4)

△《莊元仲集》·一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莊亨陽撰。亨陽有《算學》,已著錄。此集僅文十二篇,乃其官淮徐道時,所上河防條議也。

△《綠蘿山房文集》·二十四卷、《詩集》·三十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胡浚撰。浚字希張,號竹巖,會稽人,康熙庚子舉人。是編文皆駢體,浚自為之注,前有魯曾煜《序》,稱仿《韓非子》有經有傳例。然《韓非子》經傳各自為條,其著書句下自注者,始班固《漢書·藝文志》;作文句下自注者,始謝靈運《山居賦》。浚蓋用靈運例也。

△《寒香閣詩集》·四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鄧鍾嶽撰。鍾嶽有《知非錄》,已著錄。是集為乾隆乙亥其子汝功、汝敏所編,凡古今體詩一百九十二首。其詩頗溫厚和平,無血脈僨張之狀,而材地稍弱,尚未能頡頏古人。

△《墨麟詩》·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馬維翰撰。維翰字墨麟,海鹽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四川川東道。其詩以縱橫排奡為長,意之所向,不避險阻;然神鋒太俊者居多。

△《秋塍文鈔》·十二卷、《三州詩鈔》·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魯曾煜撰。曾煜字啟人,秋塍其別號也,會稽人。康熙辛丑進士,改庶吉士,未授職,乞養親歸,教授生徒終於家。是集文一百二十一篇,中多考證之作。其文氣頗剽急,蓋才性使然,若《續中山狼傳》之類,雖規橅毛穎,然不作可也。目列《易本末論》六十四篇,《易纂例》八十篇,而有錄無書,蓋均未刻。又《廣東、祥符二志凡例》,亦有錄無書。殆以已見於《兩志》歟。其詩以“三州”名集,《自序》曰杭州、汴州、廣州也。蓋其歷主講席,遊蹤所及之地雲。

△《最古園二編》·十八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羅人琮撰。人琮字紫蘿,湖南桃源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監察御史。

是集,人琮所自定。其雲二編,以尚有《初刻最古園集》二十四卷也,然其初刻今未之見。此集詩文,則大抵以才氣用事,曼衍縱橫者也。

△《陸堂文集》·二十卷、《詩集》·十六卷、《續詩集》·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陸奎勳撰。奎勳有《陸堂易學》,已著錄。是集前有《自序》,謂在長洲汪琬、秀水朱彝尊之間。其文內《序問》、《考辨》諸篇,亦頗博辨。然說經好為異論,頗近毛奇齡,尚不及琬與彝尊也。

△《《廣吾》堂集》·六十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黃之雋撰。之雋有《香屑集》,已著錄。是集凡五十卷,又補遺二卷,續集八卷,皆之雋所手編,各有《自序》。末附《冬錄》一卷,則所自撰年譜也。

之雋之學,排陸、王,而尊程、朱,多散見所作詩文中,持論甚正。而綜覽浩博,才華富贍,興之所至,下筆不能自休,往往溢為狡犭會遊戲之文,不免詞人之結習。又名譽既盛,贈答遂繁,牽率應酬,不能割愛,榛楛勿翦,所存者不盡精華。譬之古人,殆陸機之患才多矣。

△《雲在詩鈔》·九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查祥撰。祥字星南,海寧人。康熙辛丑進士,官翰林院編修。祥早歲嘗舉博學鴻詞,晚乃登第,年至八十餘而沒。詩集未經刊行,此流傳寫本也。

△《小蘭陔集》·十二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謝道承撰。道承字又紹,號古梅,閩縣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是集詩十卷,文二卷。道承假歸養親,故取南陔《補亡詩》語名集。而集中所載,則應制館課之作皆在焉,不專家居作也。其中碑帖題跋,亦頗具鑑賞。

△《桐村詩》·九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馮詠撰。詠字夔颺,金谿人。康熙辛丑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是編一卷為一集:一曰《江漢集》、二曰《日下集》、三曰《章江集》、四曰《南海集》、五曰《南海二集》、六曰《公車集》、七曰《玉堂集》、八曰《京口集》、九曰《黔中集》,分年編次,各以作詩之地為名,始於康熙癸巳,迄於雍正己酉,共十七年之詩。前有《自序》,題康熙甲午,蓋《江漢集》之《序》,刊版時取冠全詩爾。

△《崇德堂集》·八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王植撰。植有《四書參注》,已著錄。此集植所自編。其學主於敦勵名節,而事事有濟於物。故集中所載,多居官案牘之文,頗足見其生平,其考論經籍,則好以意推理,斷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