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一徵於古也。
△《偶存草》·(無卷數,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王植撰。是集亦植所自編,植喜講學,故其詩全沿《擊壤集》之派。
△《牆東雜著》·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汝驤撰。汝驤字雲衢,所刻制義,或自書曰“雲劬”,又自書曰“耘渠”,皆以同音假借也,金壇人。由貢生官通江縣知縣。此編乃所作古文。其以“牆東”為名,蓋用後漢王君公事,汝驤掉鞅文壇,事殊牛儈,殆以其王姓,斷章取義耶。文凡二十一篇,前六篇皆經說,後十五篇則皆史評也。其《術序記》,謂學記術有序,即“遂”也;辨舊志讀術為州之非,考《春秋·秦伯》使術來聘,公穀作使遂,則汝驤之說實闇合古義。其《荀彧論》上下二篇,反覆推獎,以為有道之士,則過矣。
△《與梅堂遺集》·十二卷、《耳書》·一卷、《鮓話》·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佟世思撰。世思字儼若,正藍旗漢軍,以廕生官思恩縣知縣。是集凡詩十卷,詞一卷,雜文一卷,其弟世集裒而刻之,末附《耳書》一卷,皆記所聞見荒怪之事,分人、物、神、異四部;《鮓話》一卷,則以公事至恩平,而記其風土也。
△《金闇齋集》·十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金敞撰。敞字廓明,號闇齋,武進人。其學出於“東林”。是書首載《家訓紀要》,次《默齋湯先生述略》,次其《學山居會約》,次《自知日錄》,次《讀史筆記》,次《古今體詩》,次《雜著》,次《可凡編》,次《客窗偶記》,次《師古約言》,次《宗約宗範》。其中《家訓紀要》一卷,乃其父所劄記,以訓子孫,敞更纂而錄之,故冠首雲。
△《前溪集》·十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唐靖撰。靖字聞宣,武康人,康熙中諸生。是集詩八卷,文五卷,二集詩一卷。其詩頗具風骨,間傷率易,其文亦然。五卷論水利、樂律諸條,則科舉答策之類耳。“前溪”在武康縣治南,源出銅峴山,在六朝為繁會地,所謂“前溪舞者”是也。
△《華林莊詩集》·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姚孔釒閏撰。孔釒閏字梁貢,號於巢,桐城人,康熙中諸生。其詩七言絕句工於寫景,如“垂楊枝上鶯捎蝶,撼得飛花破水痕”之類,亦殊有晚唐風味。
所謂香車金犢,陌上留連者也。至“黃雲白雪門前路,蕎麥田中作菜花”之類,則刻畫太甚,無情景交融之致矣。
△《瓠尊山人詩集》·十七卷(檢討蕭芝家藏本)
國朝夏熙臣撰。熙臣字無易,孝感人。七歲補諸生,以歲貢官安陸府教授。
初著有《巢雲閣詩》十五卷,後增以新作,重編為此集。其詩才情富贍,故往往疊韻至五六;又《和阮籍詠懷》、《擬李東陽樂府》殆遍,然連篇累幅,瑕瑜不免互見。亦所謂武庫之兵,利鈍互陳者矣。
△《道腴堂詩集》·四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曹煜曾撰。煜曾字麓蒿,上海人,康熙末貢生。是集為其孫錫寶所編《石倉世纂》之第一種也。凡詩一百五十五首,煜曾為雲間董俞弟子,故其詩,聲律格調頗有師法,然卷中但存近體而無古詩。王延年《序》,稱其懶不自惜,散佚頗多,今所傳者皆其孫口授,豈訓課時惟取聲律諧適,易於記誦故耶。
△《長嘯軒詩集》·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曹煐曾撰。煐曾字祖望,號春浦,上海人,康熙末貢生,炳曾之弟(原文誤刻,應為“兄”)也。是集為《石倉世纂》之第二種。凡詩四卷,後附詩餘一卷,雜著一卷,其生平所注意者,在於詩餘、駢體,其詩亦專學晚唐,以纖麗自喜。
△《放言居詩集》·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曹炳曾撰。炳曾字為章,號巢南,上海人,康熙末諸生。煜曾之從弟也。
是集為《石倉世纂》之第三種。凡詩五卷,後附雜著一卷,並從子一士所撰《墓誌銘》。其詩與煜曾《道腴堂集》格律相近,而才地稍遜焉。
△《隨村遺集》·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施瑮撰。瑮字隨村,宣城人,侍讀閏章之孫也。此集為杭世駿所編。
其詩酷學其祖,而風骨稍峭,邊幅稍狹,則根柢之深厚不及也。
△《有懷堂詩文集》·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田肇麗撰。肇麗字念始,號蒼厓,戶部侍郎雯之子,官戶部郎中。肇麗負雋才而屢試不第,其入官也以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