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述懷詩》有“慚非科名人”句,蓋吟詠之間,嘗以是耿耿雲。
△《靜便齋集》·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曾祥撰。曾祥字麟徵,仁和人,康熙末諸生。與厲鶚、金農諸人相唱和。是集前五卷為詩,後五卷皆雜文;“靜便齋”者,館於義橋陳氏時所葺,取謝靈運“還得靜者便”句名之,《有所為記》見於集中。前有雷鋐所撰《兩王生小傳》,一謂曾祥、一謂江都王世球也。
△《鍾水堂詩》·三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顏肇維撰。肇維字次雷,曲阜人,官臨海縣知縣。是集乃其官浙東時所作,詩多學南宋諸家。
△《帶月草堂詩集》·一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顏懷禮撰。懷禮字約亭,曲阜人,襲世職為“五經博士”。好學,喜為詩,早年夭逝,故骨格未成。此集為其弟懷繹所編,前有康熙後壬寅嶧縣李克敬《序》,亦稱天假以年,俾盡其勤,何遽不如“鏤肝斫髓者”之所為也。
△《青嶼稿存》·(無卷數,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安弦撰,安弦字琴父,烏程人。其文以才氣勝,而喜事塗澤,詩則音節疏放,亦未能磨礲圭角。
△《桐乳齋詩集》·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梁文濂撰。文濂字谿父,錢塘人,大學士詩正父也。是集凡詩九百餘首,而同時唱和諸作亦間附錄。杭世駿《序》,稱其壯時南浮衡、湘,北抵碣石,踐歷嵩、華,迴旋宋、衛之郊,蓋頗耽懷山水者,故記遊之詩為最多焉。
△《橡村集》·四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朱緗撰。緗字子青,號橡村,歷城人,候補主事。嘗學詩於王士禎,所作具有法程,而早年夭逝,故骨格未成。是集分四種:曰《風香集》,曰《吳船書屋集》,曰《觀稼樓詩》,曰《雲根清壑集》。自《吳船書屋》以下,皆士禎之所評定也。
△《蒼雪山房稿》·一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朱綱撰。綱字子驄,歷城人,官至福建巡撫。與兄緗、絳皆學詩於王士禎;是集亦士禎所評定,詩頗清淺,蓋少作也。
△《吾友于齋詩鈔》·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錫爵撰。錫爵字擔伯,號中巖,嘉定人,寄居吳江。是集前有雍正乙巳張雲章《序》,題曰《原序》,蓋為其舊稿而作。又有乾隆辛酉朱稻孫《序》,則刊此本時所作。其詩酷摹王士禎,亦往往得其一體,其齋名“吾友于”者,取杜甫《嶽麓寺詩》:“山鳥山花吾友于”語也。
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
○別集類存目十二
△《蔗尾詩集》·十五卷、《文集》·二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鄭方坤撰。方坤有《經稗》,已著錄。方坤天分既高,記誦尤廣,故其詩下筆不休,有凌厲一切之意,尤力攻嚴羽《滄浪詩話》,詩不關學之非。然於澀字險韻,恆數十疊,雖間見層出,波瀾不窮,要亦不免於炫博。此又以學富失之,所謂矯枉者必過直也。其詩凡分十五集,曰《刪餘草》,曰《公車草》,曰《木石居草》,曰《公車後草》,曰《木石居後草》,曰《丁年小草》,曰《叢臺稿》,曰《春明草》,曰《廣川稿》,曰《酒市稿》,曰《一粟齋稿》,曰《瓶花齋稿》,曰《杞菊軒稿》,曰《詩話軒稿》,皆古今體詩;曰《青衫詞》,則詩餘附錄者也。文集二卷,亦大抵儷體居多,蓋其根柢在六朝也。
△《樹人堂詩》·七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帥念祖撰。念祖字宗德,號蘭皋,奉新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陝西布政使。緣事謫戍軍臺,歿於塞外。是集前有何焯《序》,稱念祖塞上所作,有《多博吟》,今未見。此七卷則念祖官陝西時所自編也。念祖以時文鳴一時,務以幽渺之思,擺脫陳因,其詩亦清刻不俗;但平生精力盡於“八比”,徒以餘力為之,未能自成一隊耳。
△《涵有堂詩文集》·四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遊紹安撰。紹安號心水,福清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南安府知府。是集詩二卷、文二卷,紹安守南安幾二十年,故詩文多南安所作,其文務為奇崛語,詩亦欲以生僻見長。
△《南陔堂詩集》·十二卷(編修徐天杜家藏本)
國朝徐以升撰。以升字階五,號恕齋,德清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廣東按察使。是編為其孫天柱、天驥所刊。分年編次,曰《學步集》、《雪泥集》、《湘灘集》、《秋帆集》、《夢華集》、《忽至草》、《黃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