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1 / 4)

馬光《通鑑》所記徵事,多以是書為依據。

其未經採錄者,亦皆確實可信,足與正史相參證。元至順中,翟思忠又嘗作《續錄》二卷,世罕流傳。明蘇州彭年採《通鑑》、《唐書》補為一卷。今思忠所續錄二卷已於《永樂大典》內裒輯成編。年書寥寥數條,殊為贅設。今故刪年所補,不復附綴此書之末焉。

△《李相國論事集》·六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舊本題曰《李深之文集》,唐李絳撰。深之,絳字也,隴西人。擢進士。補渭南尉。歷中書門下平章事。事蹟具《新唐書》本傳。今考其書,乃唐史官蔣偕編絳奏議之文與論諫之事。雖以集名,實魏徵《諫錄》之類也。前有大中五年偕《自序》,稱今中執法夏侯公授餘以公平生所論諫,凡數十事。其所爭皆磊磊有直臣風概,讀之令人激起忠義。始自內廷,終於罷相,次成七篇,著之東觀,目為《李相國論事集》云云。其說本明。此本標題,殆後人傳寫所妄改歟。《偕序》稱七篇,今佚其一。所存惟為翰林學士時四十六事,為戶部侍郎時四事,為宰相時十五事,其六十五條。敘事樸拙,頗乏文采。謝狀、賀表之類,雜錄其間,多與論諫無關。又“批答賀屏風”一條、“宣示李栻密疏”一條、“盛夏對宰臣”

一條,皆憲宗之事,尤與絳無涉。編次蕪雜,亦乖體例。然遺聞舊事,紀錄頗詳。

多新、舊《唐書》所未載,亦足以備考核。王楙《野客叢書》引其“救鄭絪”一條、“論採擇良家子”一條,謂足補《唐書》之疏。葉夢得《避暑錄話》引其“論吐突承璀安南寺碑樓”一條,訂《唐書》之誤。是亦有裨史事之一證矣。

《陸游集》有此書《跋》,稱舊有兩本,其一本七卷,無《序》;其一本一卷,史官蔣偕作《序》。以《序》考之,偕所序蓋七卷者。今一卷之本未見,而此為七卷之殘本,乃有《偕序》。豈後人以《遊跋》更正歟?

△《杜工部年譜》·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趙子櫟撰。子櫟字夢授,太祖六世孫,元祐六年進士,紹興中官至寶文閣直學士,事蹟具《宋史》本傳。子櫟與魯訔均紹興中人。然子櫟撰此譜時,似未見訔《譜》。故篇中惟辨呂大防謂甫生於先天元年之誤。考宋人所作甫年譜,又有蔡興中、黃鶴二家,皆以甫五十九歲為大曆庚戌。獨子櫟持異議,以為卒於辛亥之冬。不知辛亥甫年六十矣。且子櫟以《五年庚戌晚秋長河送李十二》為甫絕筆。甫生平著述不輟,若以六年冬暴疾卒,何至一年之內竟無一詩,此又其不確之證也。其所援引亦簡略,不及魯《譜》之詳。以其舊本而存之,以備參考焉爾。

△《杜工部詩年譜》·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魯訔撰。訔字季欽,嘉興人,官至福建提點刑獄公事。周必大《平園集》有《訔墓誌》,述其官階始末甚詳。諸書或雲字季卿,或雲海鹽人,或雲仕至太府卿,皆誤也。訔曾注杜詩,今存者惟此譜。篇首有訔《編次杜工部詩序》。末有《王士禎跋》,謂甫年譜創始於呂汲公大防,訔以甫生於睿宗先天元年壬子,卒於大曆五年庚戌,蓋承呂《譜》之舊也。考甫生卒之歲,諸書往往錯誤。《舊唐書》謂甫卒於永泰二年。永泰在大曆之前,甫詩有大曆三年以下諸作,則《舊書》為誤,王觀國辨之是也。然觀國雲甫生於先天元年癸丑,卒於大曆五年辛亥。

不知癸丑乃先天之二年,即開元元年;辛亥乃大曆六年,則觀國亦未深考矣。元稹作《甫墓誌》雲:“享年五十九。”王洙原叔《注子美詩序》曰:“大曆三年,甫下峽入湖,南遊衡山,寓居耒陽。五年夏,一夕醉飽卒。”大曆五年為庚戌歲,上距先天元年壬子適五十有九年,則甫生於壬子無疑。訔此譜根據呂《譜》,未嘗誤也。姚桐壽《樂郊私語》雲:《杜少陵集》自游龍門至過洞庭,詩目次第,為季卿編定。一循少陵平生行跡,可以見其詩法。近時滏陽張氏、吳江朱氏所注杜詩,其《年譜》大率仿此,而推拓之。知密於趙子櫟《譜》多矣。雖間有附會,又烏可以一眚掩乎?

△《紹陶錄》·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王質撰。質有《詩總聞》,已著錄。質於淳熙中奉祠山居,以陶潛、陶弘景皆棄官遺世,其同時唐汝舟、鹿何可繼其風,因作此書。上卷載慄裡、華陽二譜,而各摘其遺文遺事為題,別為詞以詠之。下卷紀唐、鹿事而附以林居詠物之詩。其曰《山友詞》者,皆詠山鳥。曰《水友詞》者,皆詠水鳥。曰《山友續詞》者,皆詠山草。曰《水友續詞》者,皆詠水草。曰《山水友續詞》者,則雜詠禽蟲諸物。蓋質以耿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