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時,厄於權倖。晚歲欲絕人逃世,故以鳥獸草木為友。
蓋亦發憤之作。舊於《雪山集》外別行。國朝康熙中,商邱宋犖嘗摘錄其《山友》諸詞,分為五卷,改題曰《林泉結契》,亦取其有寄懷塵外之致也。今觀錄中諸作,雖惟意所云,往往不甚入格。然人品既高,神思自別。誦其詞者,賞之於酸鹹之外可矣。
△《金陀稡編》·二十八卷、《續編》·三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岳珂撰。珂有《九經三傳沿革例》,已著錄。是編為辨其祖岳飛之冤而作。
珂別業在嘉興金陀坊,故以名書。《稡編》成於嘉定戊寅,《續編》成於紹定戊子。《稡編》凡《高宗宸翰》三卷、《鄂王行實編年錄》六卷、《鄂王家集》十卷、《籲天辨誣》五卷、《天定錄》三卷。《籲天辨誣》者,記秦檜等之鍛鍊誣陷,每事引當時記載之文,如熊克《中興小歷》、王明清《揮麈錄》之類,而珂各系辨證。《天定錄》者,則飛經昭雪之後,朝廷復爵褒封諡議諸事也。《續編》凡《宋高宗宸翰摭遺》一卷、《絲綸傳信錄》十一卷、《天定別錄》四卷、《百氏昭忠錄》十四卷。《絲綸傳信錄》者,飛受官制札及三省文移札付。《天定別錄》者,岳雲、嶽雷、嶽霖、嶽甫、嶽琛等辨誣復官告制札及給還田宅諸制。
《百氏昭忠錄》者,飛歷陣戰功,及歷官政績,經綸於國史,及宋人劉光祖等所作碑刻行實,黃元振等所編事蹟,以次匯敘者也。其《宸翰拾遺》中《舞劍賦》,乃唐喬潭之作,因高宗御書以賜,故亦載焉。編首《自序》,稱況當規恢大有為之秋,魚復之圖,穀城之略,豈無一二可俎豆於斯世。檢其所當行,稽其所可驗,而勿視之芻狗之已陳雲雲。殆開禧敗衄之後,端平合擊以前,時局又漸主戰,故珂云爾也。其書歲久散佚。元至正二十三年,重刻於江浙行省,陳基為之序。又有戴洙《後序》,稱舊本佚闕,遍求四方,得其殘編斷簡,參互考訂,復為成書。
故書中脫簡闕文,時時而有。明嘉靖中刻本,並仍其舊。今無從考補,亦姑仍嘉靖舊燒錄之焉。
△《象臺首末》·五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宋胡知柔編。知柔父夢昱,字季昭,號竹林愚隱,吉水人,嘉定丁丑進士,官大理評事。以論濟王事貶死象州。寶慶元年,追贈員外郎。鹹淳三年,追諡剛簡。知柔始末未詳。考高斯得《恥堂存稿·有感一首》,稱近者昌言,多出諸賢之後。其注中有胡評事夢昱之子,不著其名,或即知柔歟。則亦以忠諫世其家者也。知柔於寶祐四年編其奏疏遺文。後又益以諡議及諸家贈答題跋之作,以成此書,而彈文亦具載焉。其編次頗無法度。如第一卷《封事》及《上史彌遠書》之下,忽攙以李孝先、梁成大糾彈夢昱二疏及徐瑄《救夢昱書》。其下又為夢昱《祭弟文》一篇。其下又以追復省札之類。共為一卷。第二卷告詞行述之下,忽攙以夢昱所進札子四篇。其下又贅以趙文等所作《夢昱水石圖贊》五首。共為一卷。第三卷諸人贈詩十八首之下,忽攙入夢昱《自詠步王盧溪韻詩》二首。再寄二首。其下又載他人詩七首。共為一卷。夢昱《自詠榕陰圖》一首。其下又載他人詩十六首,共為一卷。第四卷為諸家哀詞、祭文、題跋。而第五卷省札、諡議反居其後。末附像贊六首,又與《水石圖贊》各編。而《出身印紙題跋》亦與《封事題跋》各編。均龐雜無緒。又其書作於宋理宗時,安得載及元、明人詩文,殆必其後人所竄亂,非知柔之舊矣。徒以夢昱氣節足重,故流傳至今。而《宋史》夢昱無傳,所載亦不免闕漏。今特著之錄,以示表章之義焉。
△《魏鄭公諫續錄》·二卷(永樂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案元亦祖丁《魏鄭公諫錄序》雲:唐王綝《諫錄》五卷,至順初下邳翟思忠為常州知事,摭其餘為《續錄》二卷。其書刻於元統中,明初已罕流傳。故彭年蒐採遺文為《續錄》一篇,以補其闕。此本載《永樂大典》中,綴王綝所作《諫錄》之後,篇數與伊足鼎所說合,蓋即翟思忠所續本也。王氏所輯《諫錄》,僅據其所見聞,未能賅備。《唐書》魏徵本傳所云:前後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已不盡傳。其他片語單詞,隨時獻納者,更為史所不盡紀。此本雖捃拾眾說,與史傳間有異同,且有實非諫諍之事,而氾濫入之錄中者。
然大旨明白切要,於治道頗為有補,要非他小說雜記比也。據《伊足鼎序》,稱思忠起家為儒官,曾著《易傳衍太玄》,蓋亦好學稽古之士。然朱彝尊《經義考》二書悉不著錄。蓋不特著作散佚,並其名氏翳如矣。茲編得復見於世,豈非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