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2 / 4)

·十卷(編修朱筠家藏本)

明周沈珂編。沈珂,吳縣人,周子裔也。是集卷一為影象,卷二為世系年譜,卷三為遺書,卷四為雜著,卷五為諸儒議論,卷六為事狀,卷七為褒崇優恤,卷八為祠墓諸記,卷九、卷十皆附錄後人詩文。雖以集為名,實則周子手著僅五之一。今入之《傳記類》中,從其實也。

△《周氏遺芳集》·五卷(編修朱筠家藏本)

明周沈珂及其子之翰編。先是,周子十七世孫與爵輯其先世著述事蹟,自周子四世孫興裔以下,為《遺芳集》。凡歷代褒崇詔諭及傳志、記序諸作,以次附焉。沈珂父子重為編次,而與爵以下則仍無所增益。

△《靈衛廟志》·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夏賓撰。賓始末未詳。宋建炎三年,金兵攻臨安,守臣康允之棄城走。錢塘令朱蹕,偕縣尉金勝、祝威率民兵力戰死之。杭人賴其捍禦,得乘隙以逃,為立祠於死所。是書以建廟封侯本末,並祀典碑記匯為一編。見有功必報之禮,亦風起忠烈之志也。

△《雍略》·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陳念先撰。念先,慈谿人。其八世祖敬宗,字光世,永樂甲申進士,宣德間由司業升祭酒,官南雍者二十年,嚴重有師法,與北雍祭酒李時勉齊名,世稱“南陳北李”。念先於崇禎末至南雍,搜輯《雍志》所載,參以年譜、文集、編年紀錄,以成是書。蓋惟備敬宗一人居官之始末,非紀南雍事也。

△《宋四家外紀》·四十九卷(內府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四家者,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也。《蔡紀》成於徐《火勃》,《蘇紀》成於王世貞,《黃紀》成於陳之伸,《米紀》成於範明泰,本各自為書。此本蓋明季坊賈所合刻也。

△《羅江東外紀》·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國朝閔元衢撰。元衢字康侯,烏程人,自號歐餘生。自以終身不第,有似羅隱,故作此書。蓋一時寓意之作也。

△《賀監紀略》·四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國朝聞性善暨其弟性道同編。性善字與同,性道字天迺,寧波人。其書備摭賀知章遺文軼事及唱酬題詠之詞,匯為一編,採擷頗富。然如唐明皇帝《送知章詩》有二本,方回《瀛奎律髓》具載朱子之說。又韋縠《才調集》所載《楊柳枝詞》,標題誤增“枝”字,遂以天寶以前之絕句為長慶以後之樂府。皆未考定,則亦多疏舛矣。徵引古書,每事必造一標題,尤類小說體例也。

△《姑山事錄》·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吳肅公、杜名齊同撰。肅公有《詩問》,已著錄。名齊始末未詳。是編述明末沈壽民事實。壽民字眉生,宣城人。崇禎中,巡撫張國維以賢良方正薦,徵赴闕下。抗疏劾楊嗣昌奪情誤國,熊文燦不能制敵之罪。疏奏,留中不報,遂歸隱姑山。肅公、名齊皆其門人,因作此書以記其出處。卷一即劾楊嗣昌、熊文燦疏,及答薦辟書數篇。卷二以下皆撫按薦疏公揭,及同時友人來往書啟,而終以投贈篇什。福王時,壽民又為馬、阮所惡,幾遭毒手。別有書記其事,曰《甲乙存略》,見肅公所作《凡例》中。今未見傳本,其存佚不可知矣。

△《謝皋羽年譜》·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國朝徐沁撰。沁字野公,會稽人。嘗刊謝翱《晞髮集》,因復搜採遺事為作是《譜》。中間如紥木楊喇勒智(原作楊輦真加,今改正)發宋陵事,以《元世祖本紀》參核,當在至元戊寅,不當在乙酉。沁則據周密《癸辛雜識》,定為乙酉。黃宗羲為作《序》,頗疑其非。又姜夔《乞正雅樂》在寧宗慶元間,而《譜》以為理宗時,亦沁之誤也。

△《寧海將軍固山貝子保越平閩實績》·一卷(內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紀乃惠獻貝子富喇塔奉命討逆藩耿精忠,統兵在溫州擊賊及暫回處州之事。起康熙十五年二月十四日,迄六月初九日,按日紀載。蓋即取寧海將軍行營塘報,湊整合帙,故詞句多不雅馴。且所錄僅四月之事,首尾亦未完具。

△《保臺實績錄》·一卷(內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紀台州兵巡道楊應魁政績。應魁字鬥垣,射洪人,以兵部郎出巡台州。適閩逆耿精忠遣兵犯關,囤台州,應魁從貝子富喇塔駐臺,拊循兵民,條畫守禦,頗著惠愛。故郡人作此以志其功。自固根本,至修庶政,共分二十目,目各為一篇雲。

△《楊公政績記》·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黃家遴撰。家遴,奉天人,官至嘉興府知府。是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