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2 / 4)

熙十一年。所稱壬午,蓋明崇禎十六年也。此書不署年月,亦無文虎姓名題識,而中有朱墨數處,與宗羲序合。殆即文虎評校之本歟?其第三卷、四卷、五卷內有黃時貞添注四條。其一條稱壬辰六月識,又一條述老人談天啟間事,當在順治九年以後。或時貞得此稿本,又以意為訂正耶?《四明山志》既有成書,此未定之草,固可置而不論矣。

△《西湖夢尋》·五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國朝張岱撰。岱字陶菴,自號蝶菴居士,家本劍州,僑寓錢塘。是編乃於杭州兵燹之後,追記舊遊。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門,分記其勝。每景首為小序,而雜採古今詩文列於其下。岱所自作尤夥,亦附著焉。其體例全仿劉侗《帝京景物略》,其詩文亦全沿公安、竟陵之派。

△《穹窿山志》·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李標撰。山在蘇州府城西。是編前四卷雜錄序記、疏引等作,後二卷紀遊覽題贈之詩。蓋是時道士施亮生居此山,方以符術鳴於東南。其書實為亮生而作,非專志山之名勝也。

△《百城煙水》·九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徐崧、張大純同編。崧,吳江人。大純,長洲人。前有尤侗序,大略稱崧有詩名,好遊佳山水。間嘗綴集吳地古蹟為此書。取華嚴南詢之意以名之。其友張大純助其捃摭,未畢而崧歿,大純因重加纂輯刊行。凡蘇州府及所屬諸縣名勝山川,併為臚載。然每條詮敘簡略,而所錄題詠至夥。蓋頗仿祝穆《方輿勝覽》之例,以詞藻為尚,而不主考證。然穆書遍及州郡,此獨有姑蘇一隅。穆書於前人著述採擷甚富,而此所收率系近人之作,並附入己詩。則又出穆書之下矣。書刊於康熙庚午,時尚未升太倉為直隸州,故太倉及嘉定、崇明二縣皆列於此書雲。

△《蟂磯山志》·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柯願撰。願字又鄒,龍溪人。康熙甲辰進士,以主事督理蕪湖鈔關。

蟂磯山在蕪湖西南七里大江中。《江南通志》雲:“蟂,老蛟也。”今磯有石穴,廣一丈,深不可測。按《廣韻》:“蟂,古堯切。水蟲,似蛇,四足,能害人。”賈誼《吊屈原文》所謂“偭蟂獺以隱處”者是也。《通志》所云,未知何本。山上有靈澤夫人祠,相傳蜀先主妃孫權妹死葬於此,故廟祀焉。其事不見於史傳,殆齊東之語耳。是編蓋因明邊維垣舊本原文重訂。首為圖,末附載扁聯。所錄率荒唐之說,惟弘治中劉淮、嘉靖中王宗聖二記,稍能引據史傳,以駁俚說,而亦終歸於附會。餘皆蕪雜。又凡例稱“降乩之作不錄”,而卷末仍有諸葛亮、徐庶、鄧芝之詩,皆七言絕句,殆足笑噱。尤前後自相矛盾雲。

△《嶽麓志》·八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國朝趙寧撰。寧字又裔,山陰人。官長沙府同知。是志因舊本增輯,成於康熙丁卯。第一卷為《新典》及《圖說》、二卷為《山水》、《古蹟》、《新建寺觀》、《疆域》,三卷為《書院》,四卷以下皆《藝文》也。卷首序文,自為一巨冊,當全書四分之一。同修姓氏列至一百四十二人,則其書可知矣。

△《說嵩》·三十二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景日昣撰。日昣字東陽,登封人。康熙辛未進士,官至戶部侍郎。

是書自卷一至卷八,統紀嵩高及二室。卷九以下,分《星野》、《形勝》、《封域》、《巡祀》、《古蹟》、《金石》、《傳人》、《物產》、《仙釋》、《摭異》、《藝林》、《風什》九門。考嵩山為中嶽,本於《爾雅》、《毛詩》,故《史記》主其說。胡渭《禹貢錐指》信《爾雅》前條“河南華”之文,而指後條“嵩高為中嶽”乃後人附益。然鄭康成注《大司樂》,謂華為中嶽;而注《小宗伯》,則以嵩為中嶽。賈疏謂《大司樂注》據鎬京,《小宗伯注》據洛邑,其說似可與《爾雅》前後二文相證。即雲後人附益,而康成已兼據之矣。又外方之為嵩山,見於《尚書》孔注、《水經注》諸書。金吉甫乃謂嵩高非外方,殊妄。此書於中嶽宗《史記》,於外方引《水經注》。考核殊不謬。然《嵩書》及《嵩山志》、《天下名山志》之類,於此山形勝沿革,已為廣徵博輯。此特綜匯舊文,踵而成之耳。

△《嵩岳廟史》·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景日昣撰。是書以嵩岳廟舊未有志,因創為編輯。分《圖繪》、《星野》、《沿革》、《形勢》、《營建》、《祀典》、《靈異》、《嶽生》、《詩賦》、《藝文》,各為一卷。其凡例謂“漢武之登封,孝明之巡幸,胡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