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藝文》,凡十類。
△《師宗州志》·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管棆撰。棆,武進人。官師宗州知州。是書成於康熙丁酉,分九《圖》,五《紀略》,九《考》,四《傳》。師宗舊無志,是書草創簡略,粗具大綱。附藝文於各門中,用宋人舊例。惟多錄己作,殆成紀遊之集,則未免輿記之結習耳。
△《遼載前集》·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林本裕撰。本裕字益長,奉天人。是編備載盛京故事,自序雲:“折衷於《盛京志》。《前集》則仿龍門志乘,《後集》則仿涑水編年。”今《後集》未見,此其《前集》也。首《總論》,次《圖考》,餘分二十一門,亦頗勤於搜採。然留都記載,而地名仍題前代之稱,於體例終為乖迕。是亦不檢之過也。
△《揚州府志》·四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國朝張萬壽撰。萬壽字鶴秋,浮山人。康熙中官揚州府知府。《揚州府志》自明成化至萬壽,凡經五修,而益繁蕪。考書首載萬曆中楊洵舊志序,歷敘門目,其端緒尚為清整。萬壽多所增益,其體例轉不及原書也。
△《河套志》·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陳履中撰。履中字執夫,商邱人。官至分巡寧夏兵備道。是志成於乾隆壬戌。凡河套之建置、沿革、山川、城堡、關塞、古蹟、物產,悉分門匯載。末附以《藝文》二卷。如引《魏書》以證涿祁山之為榆林府地,引《冊府元龜》藥彥稠為邠州節度使,補五代沿革之闕。又證後魏代郡之即漢朔方郡。據《通鑑注》大城之屬朔方,以證《漢書》列傳之大城塞,徵引頗為繁富。
△《湖南通志》·一百七十四卷(通行本)
國朝大學士陳宏謀等監修。湖南省治即唐之武安軍,原與荊鄂兼立節鎮。宋代亦分荊湖南北兩路,至明代始並隸湖廣佈政使。而幅《巾員》廣闊,形勢各殊。本朝康熙三年,始析置湖南布政司,以控制嶺嶠。其後修通志者,仍合湖南北為一編。又書局開於武昌,未免詳近而略遠。故湖南事蹟,未能賅備。乾隆二十一年,宏謀巡撫湖南,因與藩臬諸臣創修此志,以補其闕。共分三十七門。其中如《山川》一門,全志每縣只載數條,此則分列方隅。《職官》一門,全志文職至知府,武職至遊擊而止,此則同知、通判、守備,具錄無遺。《選舉》一門,全志詳文而略武,此則兩途並登。故所載雖止九府四州,而卷帙則較全志贏幾十之四五雲。
△《續河南通志》·八十卷(河南巡撫採進本)
國朝河南巡撫阿思喀監修。《河南通志》修於雍正九年,阿思喀以乾隆三十一年奉詔纂修《一統志》,徵諸省志書送館,乃續修此編。其事蹟皆與前志相接。
惟前志分四十二目,不立總綱。此編則分《輿地》、《河渠》、《食貨》、《學校》、《武備》、《職官》、《人物》、《藝文》八志,而各系以子目,為小異雲。
△《澳門記略》·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印光任、張汝霖同撰。光任字黻昌,寶山人。官至太平府知府。汝霖字芸墅,宣城人。由拔貢生官至澳門同知。考濠鏡澳之名見於《明史》,其南有四山離立,海水交貫成十字,曰十字門,今稱澳門,屬香山縣。乾隆九年,始置澳門同知。光任、汝霖相繼為此職。光任初作是書,未竟,至汝霖乃踵成之。凡為三篇。首《形勢》,次《官守》,次《澳番》。《形勢篇》為圖十二,《澳番篇》為圖六。考《明史·地理志》只載南頭屯門、雞棲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老萬山、零丁洋澳諸名,與虎頭山關之類,其他皆未記其詳。此書於山海之險要,防禦之得失,言之最悉。蓋史舉大綱,志詳細目。載筆者各有體裁耳。
──右“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一百八部、二千四百六十七卷,內三部無卷數,皆附《存目》。
卷七十五 史部三十一
○地理類存目四
△《河源記》·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元潘昂霄撰。昂霄字景樑,號蒼崖,濟南人。官至翰林侍讀學士,諡文僖。
是書紀世祖至元十七年遣篤什西溯河源至星宿海事,末有元統中柯九思跋。《元史》已全錄其文,此別行之本也。河源遠隔窮荒,前志傳聞,率皆瞽說。惟篤什嘗親歷其地,故昂霄以聞於其弟闊闊出者,記為是編,自詫為古所未睹。迨我皇上,神武遠揚,平定西域。揆度水脈,規量地形,又知篤什所言,仍多疏漏。已重為考定,勒在鴻編,用以祛萬古之疑,而訂百世之謬。昂霄是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