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就是當時在華利益最大的英國。在日本的外交努力下,1984年7月16日,英日簽訂了《日英通商航海條約》,7月23日,英國照會日本:“此後中日兩國開戰時,中國之上海為英國利益之中心。故欲日本政府承認不在該港及其附近為戰爭的運動。”事實上暗示了只要不影響英國在長江流域的勢力範圍,英國不會干預。而李鴻章策劃依靠英國或者俄國干預調停的外交努力徹底失敗,在與日本交涉中希望和平解決的企圖也因為日本國內形勢緊張,政府和軍方都寄希望於發動對外戰爭來解決國內矛盾的總決策而告失敗。事實上,歷史上絕大多數情況下,求戰者總是能夠戰勝避戰者。這一次外交的努力,是否又一次驗證了這條規律呢?
大海戰(1)
1894年6月5日,日本政府組建對華戰爭的最高統帥部——日軍大本營;6月17日,大本營御前會議決定發動對華戰爭,並確定了日本海陸軍作戰的基本方針。其作戰目的是:將陸軍主力從海上輸送入渤海灣擇地登陸,在直隸(今河北)平原與中國軍隊進行決戰,然後進攻北京,迅速迫成城下之盟。日本大本營認為,“中國有優勢的海軍”將影響戰爭的程序,因此,陸軍主力在直隸平原“決戰的結局首先要取決於海戰的勝敗”,即取決於日本海軍能否首先在海上戰場殲滅中國海軍主力,掌握渤海與黃海的制海權,從而保證安全輸送其陸軍主力在渤海灣內登陸。鑑於上述考慮,日本大本營在作戰計劃中設定出作戰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日本出動陸軍入侵朝鮮,牽制中國軍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出海,尋機殲滅北洋海軍,奪取黃海與渤海的制海權。第二階段,則根據海上戰場的作戰所可能產生的不同結局,分別編設出三種具體作戰方案:
(一)如果日本海軍在海戰中獲勝並掌握了預定海區的制海權,則立即輸送其陸軍主力兵團進入渤海灣登陸,在直隸平原與中國軍隊實施決戰;
(二)如果海戰平分秋色,日本海軍不能掌握制海權,則以陸軍主力兵團達成對朝鮮的佔領;
(三)如果日本海軍在海上戰場失敗,制海權落入中國海軍之手,日軍則全部撤回本土設防,準備全力抵禦中國軍隊對日本的進攻行動。
日軍大本營關於作戰的上述考慮與方案,是十分周密、明確而堅決的。它對中國海軍沒有作出任何輕視的判斷和決策,這完全符合兵家制勝之道。
特別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日軍大本營為這場戰爭制定的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海軍制勝的戰略,因為整個戰爭的發展過程及其可能導致的最終勝負結局,無不依賴於中日兩國海軍兵力在海上戰場的決戰即制海權的得失。完全可以說,在這場戰爭的海上戰場角逐中,中日兩國海軍對黃海與渤海制海權的爭奪,具有關係戰爭全域性的重要戰略意義。因此,戰火尚未點燃,日本方面已居於一種有利而主動的戰略態勢之中了。
戰前的日本海軍以“松島”、“高千穗”、“千代田”、“高雄”、“大和”、“筑紫”、“赤城”、“武藏”8艦為常備艦隊,“吉野”、“八重山”、“葛城”、“大島”、“摩耶”、“天城”6艦為警備艦隊,“金剛”、“天龍”、“筑波”、“滿珠”、“千珠”、“館山”6艦為練習艦,另有測量艦“磐城”,預備艦“鳥海”。而“嚴島”、“橋立”、“扶桑”、“浪速”、“秋津洲”、“比睿”、“海門”、“愛宕”、“鳳翔”9艦沒有編入現役。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日本海軍就完成了戰時編組,速度驚人。
7月17日,伴隨著日本海軍戰時編組完畢,聯合艦隊組建的完成,樺山資紀接替###田倉之助出任海軍軍令部長,並在同日的大本營御前會議上正式決定發動戰爭。7月22日深夜,大鳥向朝鮮提出最後通牒。7月23日,日本海軍出動。
7月11日,中國駐朝鮮軍葉志超急電請求要麼水陸軍齊發入朝,爭取主動;要麼撤軍,在外交上陷日本於被動。李鴻章從企圖和局的願望出發,建議清廷中樞採取後者。然而在清流鼓動下的皇帝卻乾脆拒絕了這一老成穩妥的建議。此時以光緒皇帝老師翁同和侍讀學士文廷式等人為首的清流們同他們在中法戰爭爆發前的前輩們一樣侃侃而談,疾呼主戰。文廷式更指責北洋海軍練軍十餘年,靡費千萬卻不能一戰。15日,並不熟諳君武、政務和國際形勢的皇帝令清流領袖翁同、李鴻藻會同軍機大臣、總署大臣詳議朝鮮事宜,並決心主戰。可是中樞會商卻依然是一面備戰、一面和談,延續了當年中法戰爭清流不當權派主戰,當權派猶豫不決的慣例——10年前正是這個派別毀滅了福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