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他的地位。這個小國很快就會在穿越眾的佈局下被滅亡。這個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的小國已經進入消失的倒計時了。
西夏的財政收入主要由國有公產(國有牧場、農田、官營採造業及高利貸)收入、賦稅收入以及饋贈與罰贖贓沒收入組成。其中國有公產收入在整個財政收入中佔有最為重要的地位,這一問題說明了西夏政權對勞動者的人身控制還相當強。
當流氓國家夏國進入死亡倒計時的時候,辰基卻在西夏得到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
如何讓西夏財政崩潰?這個難題難倒了大宋的諸多宰輔,但是難不倒穿越眾。針對西夏的財政收入結構,用大量的僱傭勞動力方法吸引公產上的勞力,減少公產的產出(需要管理層和貴族們的合作),用建立銀行來迫使西夏寺院和國營的高利貸降低利息收入(倍稱之息降到年息10%),用走私摧毀官營產業和專賣產業,包買稅收斷其後路,讓西夏以後不能加稅。
走私的產業自然暴利,還有一個巨大的殺手鐧就是承包包稅權的到手。走私極大的減少了西夏國營專賣店的收入,幾乎讓西夏的財政大幅惡化。包稅權的競買也導致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包稅權這個東西僅僅只是一種對於偏遠地區直接徵稅成本過高,遂變通xìng的採用承包給當地地頭蛇的方法間接徵稅的小手段。這種特殊條件下不得不使用的制度最終都會被完善的稅收體系消滅掉。
可惜西夏的制度簡直就是一個到處都是洞的漁網。在當地那些沒多少文化的土豪和酋長眼中,夏國的稅並不重,佔到8成的軍費開支實際上是由相當於地方財政的各級貴族領主承擔的。一到戰時,集結起來的大大小小的貴族私軍就成為了國家的主力部隊。因此西夏的軍事力量基本都是非常備軍的類似牧民的半農半軍xìng質的臨時徵召兵。jīng銳的脫產職業軍隊,比如鐵鷂子等部隊開支巨大,而且數量很少。
因為走私便宜貨的傾銷和價格戰,西夏國有專賣的收入銳減了九成,幾乎所有的財政來源都收到影響。地下黑市的交易額起碼是國家能收到稅收的正常市場的十倍,因此徵稅的力度從有貴族庇護的黑市轉到了沒有庇護的窮人身上。進一步導致了社會矛盾激化和動盪的局面。
包稅權就是包稅者一次xìng支付大筆錢給收稅主體,然後得到未來包稅地區若干年的收稅權的權利租賃方法。財力雄厚的穿越眾直接拍上500萬貫的預算,將整個西夏的非黃河流域未來十年的稅收都承包下來。(這些地區都是不宜農耕的遊牧區和荒原,本來稅收就可以無視,可以賣個好價錢,西夏的貴族自然高興遇上冤大頭。)穿越眾會做虧本的買賣嗎?這個整體的一次買下西夏80%國土15%人口的包稅權僅僅只是一個引子,給了隨後的和富庶地區領主和官員談判的藉口和理由。
三年之內,穿越眾就拿到了西夏的所有地區的包稅權,上繳了未來十年的稅收,但是這些稅收都是大部分以實物形式入庫的。包括十幾個大類數百個品種的商品。小部分的錢幣都是穿越眾收集的西夏本國製造的寶錢錢幣。(因為jīng美但是比不上宋錢,其鑄幣能力有限,夏國市面上流通的速度數量稀少,官方定價200文錢可以買一斗糧食,根本見不到多少。而jīng美的宋錢和機制的辰基錢則分別只要180文150文就能買到一斗糧食。)用少量的宋錢辰基錢和商品換到了大量的窖藏夏國銅錢,然後用這些寶錢按照官價折抵稅收的小部分必須收取貨幣的內容。(夏國官員又不是傻子,當然有潛規則的公關情節了,大家都懂,此處略過)扼住西夏財政收入還要扼住西夏的支出才能讓西夏虛弱。
十年的稅收交上去只相當於8年的稅收,然後穿越眾發動長達10年的通脹策略,提高已經被走私摧毀手工業和商業的夏國物價,增加財政資金的流失速度。結果這筆相當於8年正常的財政款項只能維持6年的支出。在這種前提下,夏國不得不想辦法開源節流。
典當資產和借貸融資來避免破產的現代財政方法党項人還不會用,稅收又承包了出去,剩下的手段就是罰贖贓沒收入和搶劫。
西夏又不是地大物博的康雍乾盛世時期的大清帝國,也沒有家產抵得上10年財政收入的佞臣可供跌倒讓李乾順吃飽。
因此在主動有近臣(穿越眾的暗子)引導和被動為窘困局面逼迫的西夏皇帝和朝廷只有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了。
第154章 遞刀子給野離氏復仇
() 西夏的軍事制度是在党項的部落兵制的基礎上吸取宋制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