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房地產泡沫了,我們製造危機只是為了打擊潛伏在野的那些前朝遺老和心懷前朝的那些野心家和門閥。這次搞城市化一定會出現泡沫的論斷是不是你要故意引導我們陷進去的陷阱啊,老錢!”孫昌指著城市化計劃報告的泡沫警示那一頁問道。
“這個真沒有。危機的根源不是我們,而是剩餘資本的流動性內在需求決定的,沒有無數的泡沫,哪有容納與日俱增的海量剩餘資本的池子?經濟體發展到一定水平100%會出現泡沫的,這是市場經濟的鐵律,除非你實施計劃經濟,把所有剩餘資本用於生產資料消費去搞絕對平衡,否則資本家控制經濟體總會有一部分剩餘資本停在賬戶上無法消費,造成社會總購買力和社會總產能有缺口。這個缺口就是一切危機的根源,不是靠分期付款和虛擬經濟注入流動性就能抹平的。我們引導這些剩餘購買力去買市政工程建設債券和國債有什麼問題?你引導的好就是功德無量,引導不好也不過是沒有把剩餘購買力引導到生產性的投資領域而是引導到泡沫裡面蒸發掉了而已,總是無過有功的啊!”錢進指出危機的利害。
“我不管,一下子搞這麼大肯定會導致流動性緊縮,大量的存款和閒散資金被這個計劃吸乾了,市場怎麼不出現通貨緊縮?我們必須分批的慢慢的出售這些債券,反正市政工程又不是同時開工同時支付所有工程款,總有按進度支付的章程嘛。我們不能一下子大進大出,會把經濟搞崩潰的。”
“附議!”高競毫無懸念的第一個跳出來贊成。
“就按楊文輝說的辦,這批200億的工程分36個月籌款,按照5年的計劃完工分批按進度付款,中間兩年的時間差足夠我們憑空創造20億的財富了。”鑽到錢眼去的劉欣也表示支援了。
“我們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不是太奢侈了,在蒸汽時代還沒有普及前搞預留的城市間輕軌建設用地規劃?”
“你別總是跳躍性這麼強好不好?汪新宇都睡著了。咱麼速戰速決吧反正也就是討論這200億那個城市多分點,那裡少分點。細節的問題就交給國土資源和規劃專家們去操心吧!不然養這些人幹嘛!……
幾個小時以後,結束分果果大會的穿越眾集中到李基家裡的蒸氣浴套間吃起了自助餐。商量起家中和親友中哪個出面經辦這些油水豐厚的工程和資金運作事務。
幾天之後,一張不起眼的國債和市政建設債券發行公告就印在了各個報紙的角落裡,神通廣大的新貴族們各自八仙過海的拿到了各個地方的對應的市政工程建設專案的中標書。
又過了三天,總價值20億的第一批債券被提前知道訊息的眾多持有剩餘資本眾多又沒有膽量走出去的國內合作伙伴搶購一空,利息竟然被10倍的認購倍數壓到每年2%的歷史超低利率。
各個古老的城市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建設,古老的城牆大部分都被拆除,只保留少量的作為觀景臺和紀念性建築保留下來。大量的棚戶和交通阻礙被拆除,各個城市拉鍊馬路就此終結了,各種配套的上下水網路和汙水、燃氣、預留的電氣化路線網路、就被安放在世界上第一批共同溝裡面。
由於共同溝將各類管線均集中設定在一條隧道內。消除了通訊、電力等系統在城市上空佈下的道道蛛網及地面上豎立的電線杆、高壓塔等,避免了路面的反覆開挖、降低了路面的維護保養費用、確保了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發揮。同時道路的附屬設施集中設定於共同溝內,使得道路的地下空間得到綜合利用,騰出了大量寶貴的城市地面空間。增強道路空間的有效利用。並且可以美化城市環境,創造良好的市民生活環境。
市政工程專案中最主要的就是這些審批設計透過的共同溝,技術不是問題,資金也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管理的問題了,這些專案雖說已經內定給最高水平的穿越眾新組建的帝國市政工程集團經行運營管理,但是人才缺口達到離譜的程度,就像其他穿越眾獨創和建立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興產業一樣。這個新生事物也沒有有經驗的前輩可以傳幫帶,全靠穿越眾未卜先知的設立的各種建築和公共設施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來一邊學以致用。一邊摸索著總結經驗教訓和理論了。
當穿越眾拿到由帝國水利設計院提交的新型跨江大橋規劃圖集時已經是三年後了。第一座跨江大橋就在南京江岸邊出現了,橋樑淨高控制在32米以上,在豐水期中央的深水航道足以透過萬噸級大船。總體規劃的好處就這樣顯現出來,杜絕了淨高過低和主跨淨寬不足造成的橋樑腦殘設計讓黃金水道浪費水運量和港口吞吐量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