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赤洲大陸那就更不用說了。遍地原住民部落的蠻荒時代非常好搞定,移民潮、淘金潮、殖產興業大潮的衝擊下,人口、武力、凝聚力全方位落後的紅皮土著很快就成為了礦工、農夫、伐木工、僱傭兵和皮草商人學徒了。就是各個部落的酋長也在帝國移民當局的三彈(子彈、銀彈、肉彈,當然這個肉彈不是指女人,而是指相對漁獵文明落後的生產力要高得多的城市文明生活,頓頓有魚肉餐餐有油鹽的吸引力對於需要靠抽菸解餓的部落是很大的。)攻勢下投降的投降、投靠的投靠、投誠的投誠(打不過的沒辦法的叫投降、打之前就輸誠納貢服管的叫投靠、帶路的有投名狀的叫投誠)。除了瑪雅和奇穆王國這兩個水平高一點的部落聯盟逃脫了被吞併的命運,其他的部族領地都融入了帝國的版圖。而這兩個幸運的國家則成為了其他部落的樣板和最大的勞動力黑洞,不斷的吸引周邊的部族遷移到境內興辦各種種植園和礦山。
要知道資本主義的產業規模和漁獵時代的人口密度顯然是不能相適應的,一個波託西礦山就要僱傭數萬礦工,這幾乎是整個安第斯山脈地區精壯勞動力的總和了。為了開發巴塔哥尼亞高地的銀礦和奇穆王國的銅礦硝石礦,整個南赤洲南部的部落精壯幾乎都被集中起來了。
北赤洲的資源精華幾乎全部都集中海邊地區和大陸邊緣,鸚鵡半島(形狀類似鸚鵡的喙,也就是佛羅里達半島)和的靛藍種植園和鱷魚養殖場非常缺乏勞動力。奴隸貿易的濫觴確是讓帝國無可奈何。沒人販賣黑奴到遙遠的赤洲東海岸,因為玄洲西海岸有大量的勞動機會,不論是種植業還是伐木業都需要很多的本地勞工,跨大西洋運輸奴隸非常虧本。赤洲的奴隸貿易主要是溫帶的部族被熱帶的部族擄掠去種植園,平原的部族被山地的部族擄掠去開礦,帝國的國民基本沒有參與到奴隸貿易中來,因為利潤實在是微薄,風險實在是太大。
禁止奴隸貿易法對國民涉足人口買賣的處罰重的驚人,一旦被抓住就是永不特赦的無期徒刑或者礦山苦役基本就是死定了。發了財的原住民酋長也會積極的在金盆洗手之後爭取入籍,但是勞動力緊缺的現狀還是無法緩解。很多產業和崗位都是無法用機器代替的,比如收割棕櫚、橡膠、可可、芒果等高等植物種植園的勞動力,一些需要手工的加工業崗位更是如此。
為了化解北赤洲的東海岸勞工荒,從歐洲引入勞工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方案。總體而言,世界的人口流動代表了世界的發展節奏,越來越多的民眾從鄉村到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從舊大陸到新大陸,越來越多的帝國國民從本土到海外,這種移民大潮伴隨的是消弭爭端,是技術擴散,是市場擴張,是社會升級,是消除失業,是穩定繁榮。
總而言之,繁榮來自人口的正確流動和高質量的增長。一個獵人學會了用槍代替弓箭,他的家庭就會富裕,一個部落的人口增加到足夠數量,參與到輻射地區的分工當中,就會成為城鎮,就會繁榮起來。這種既重視數量又重視質量的增長才是繁榮的基礎,也是穿越眾總結髮家致富的核心要點。(未完待續。。)
282章 伊斯蘭局勢和轉機
第269章 ;西亞局勢和轉機
世界的繁榮是正常的,但是和平依舊脆弱。舊時空的資料告訴穿越眾,從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這5164年中,世界上共發生戰爭14 ;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這些戰爭給人類造成了嚴重災難,使36。4億人喪生。損失的財富摺合成黃金可以鋪一條寬150公里、厚10米、環繞地球一週的金帶。
為了避免帝國捲入戰爭,或者出現傷亡,就要預備和美帝一樣的全球快速打擊能力,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帝國在世界火藥桶的中東波斯灣地區駐紮了重兵,卡達半島幾乎全部都是華人的身影,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石油安全,但是這很不利於貝都因人的現代化和民族融合。薩拉森王國雖然已經成為了帝國最高階別的盟國,但是和血盟還差了一點。帝國對這個盟國的指手畫腳很少,但是都很關鍵,遷都就是一個大事。從遷都到波斯灣沿岸的阿布扎比的薩拉森王國政府自然和大多數國家一樣,將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軍事中心、宗教中心、人口最大城市、最大港口等地位給予了首都,而同屬於伊斯蘭教國家的法蒂瑪埃及則是一個另類。
埃及的最大城市是亞歷山大,首都卻是開羅,宗教中心卻是麥加和麥地那,重兵雲集的像關寧鐵騎守衛山海關一樣的軍事中心在所羅門王國崛起之後就成為緊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