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志上下仔細看了一番,悠然道:“凌先生果然一表人才、氣宇非凡,難怪吳衎對你讚不絕口,極力推崇。快請坐。” 褐衣文士將身子一蹲,跪坐於席,臉帶微笑,沉穩而儒雅,頗有長者風度,讓人不禁產生孺慕之情。
凌雲志臉上掛著從容的微笑,拱手一禮,跪坐下位,然後恭敬地說道:“夫子當是大儒南宮前輩吧?曾聞柳兄、吳兄談論您的學問,令學生孺慕不已,冒昧來訪,還請見諒。”凌雲志言談舉止不亢不卑,舉止從容,讓人心折。
幾人依次跪坐,仇戈站於凌雲志的身後,面色冰冷,柳乾笑道:“凌兄,這位正是家師。”
南宮吟神色自若,並不因凌雲志的誇讚而矜持自得,臉上掛著寬容溫和的笑容。
這時跪坐於南宮吟身邊的中年男子,朗聲笑道:“聞凌先生智謀過人,令橫行一時的‘吳城五虎’折羽而歸,真是大快人心!”中年男子雙目炯炯閃亮,聲音洪亮,讓人頓生爽朗之感。
凌雲志從容一笑,只聽南宮吟介紹道:“凌先生,這位是我的好友墨門公輸梨。”
墨門源於墨子,尚儉、尚賢、兼愛、非命、非攻、尚鬼、尚同、節葬,尚發明創造,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是唯一的一個組織嚴密、帶有宗教色彩的集團,墨門的首領叫鉅子。
墨者多精於武技、奇巧之技,著名的建築大師、守城專家公輸般就是墨者中的名家,凌雲志聞言眼睛一亮,墨門是能工巧匠最集中的所在,而此人名叫公輸黎,難道是公輸般的後人?心中欣喜,他恭謹地起身來,拱手為禮,道:“學生見過公輸大師。墨門的武技、奇巧之技,學生仰慕已久,今得見大師,甚感榮幸。”臉上露出欽敬之色,話語中更是推崇備至。
當時諸子百家計程車人所追求的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武技自然倍受尊崇,奇巧之技多為一些改善生產生活的技術,也就是後世的科技,屬於平民的技術,在士人的眼中自然不受重視,很少有人將奇巧之技與武技相提並論。
公輸黎微愕,隨即露出爽朗的笑容,一捋長鬚,大笑道:“凌先生確實與眾不同,眾皆推崇墨之武技和守城之術,獨先生推許墨門的奇巧之技,願聞其祥。” 一張嘴笑起來非常大,顯示出他那豪爽的性格。
凌雲志對公輸黎有種親切感,可能是有感於他的豪爽吧,瀟灑一笑,說道:“奇巧之技源於發明創造,實在是富國強民之翅膀,人不能正確認識而已。比如生產工具從古至今經歷了打製石器、磨製石器、青銅工具,到現在鐵製工具的出現,每一次進步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沒有人去正確地深思是什麼帶來了這些進步。學生認為既不是帝王帶來的,也不是某種政治秩序帶來的,而恰恰是被一些人認為是操持‘賤業’的敢發人先者的發明創造帶來的,也就是所謂的奇巧之技。難道這些生產工具發展到現在就不需要再發展進步了嗎?當然不是,國要富強,民要富裕,這是不可阻擋的潮流,要富裕就必須讓生產工具更加進步,生產工具要進步,就必須提高、引導奇巧之技的發明創造。這就是學生推崇奇巧之技的原因。”
凌雲志從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的生產工具來闡述自己對奇巧之技的認識,可謂發人深省。無論是儒家、墨家,還是其他的諸子之家所闡述的觀點、學說如何異同,都離不開人類生存這個基本點。所以他的闡述容易產生共鳴,很有說服力。
凌雲志的觀點讓廳中四人很是動容,各自陷入沉思之中,他們顯然是從沒有從這個角度去考慮過這個問題。
公輸黎感觸可能最深吧,稜角分明的臉上掛著驚喜,他當然是最盼望凌雲志的觀點能夠成立,那樣不但能給整個墨門帶來轉機,也可以使自己這一派的墨者解除危機,揚眉吐氣。
南宮吟眉毛緊蹙,臉上從容的微笑不見了,換上了沉疑未決的肅容,正沉吟思考,儒家最是反對奇巧之技,認為這些奇巧之技將給已有社會秩序帶來危害,會破壞社會等級間的平衡。
柳乾、吳衎則更多地是感覺到凌雲志觀點的新奇,對於他們來說,任何一種新生的事物對他們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南宮吟終於還是問出他所擔心的問題,“凌先生所論非常新穎,不過,奇巧之技進步會破壞社會規範,引發奢侈習氣,引起不平和爭鬥,會引發混亂,秩序混亂又怎麼談得到國富民強呢?”
凌雲志從容笑道:“夫子所擔心者,人之生活有其等級和規範,奇巧之技造新奇之物,此兩者均將被破壞。而且可使有權力和財力的人不能任意享用,而使其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