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陶謙不以為然的笑笑,心道朝廷現在不坐視又能如何,天子要有實力,早就出兵平定袁紹的叛‘亂’了,何必等到袁紹攻擊徐州。陳珪要麼是書生之見,要麼是另有所圖。
“退一步說,就算朝廷不能出兵援助,使君也並非全無益處。”陳珪接著說道:“使君守土有功,朝廷必然下令嘉獎,如今一來,徐州百萬之眾都知道使君是忠臣,袁紹是叛逆,眾志成城,豈是區區曹‘操’可以攻克的?……
陶謙怦然心動。他聽懂了陳珪的意思。向朝廷求援,能求到援兵當然更好,求不到援兵,能求個名份,那也不錯。在山東盡叛的情況下,他堅守徐州,朝廷能一點意思也沒有?有了朝廷的詔書,有了徐州人的全力支援,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割據徐州,坐觀成敗。當然了,陳珪這些人也可以名利雙收,既無背叛之名,又有加官進爵的好處。萬一徐州最後還是守不住,他們也可以抬高和袁紹談判的籌碼。
徐州是大州,如果徐州的世家都和陳珪一樣的心思,還是有觀望的實力的。
實際上,他根本沒有考慮的餘地。接受陳珪的建議,就可以和徐州人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