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出了京城南下去迎接劉贇,一路上對從人們說:“我這一輩子不胡說,但這次卻不得不胡說八道了。”
※虹※橋※書※吧※。
第54節:第六章東京稱帝(3)
這邊馮道出發去接劉贇,北方卻不安定。契丹在石敬瑭在位期間得了幽雲十六州,後來劉知遠建立後漢,逐漸都奪了回來,契丹人當然不甘心,一直在邊境上虎視眈眈。這次聽說中原內亂,認為是個機會,當即派兵馬前來襲擊,並很快吞併了封丘和饒陽。訊息傳來,朝野震動,李太后雖然是個女流,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仰仗郭威,於是命郭威率領軍隊北上抗擊契丹,朝堂上的事情交給王殷,京城內的軍事交給王峻掌管。郭威一看王殷、王峻都是自己的人,沒有什麼放心不下的,於是立即點起兵馬,浩浩蕩蕩就朝北而去。
到了滑州地界,突然聽到後面有人大喊“聖旨到”,郭威一皺眉頭,心想還沒有登基就自號皇帝,這劉贇也未免太著急了。於是停下腳步,果然是劉贇發來了一道詔書。那劉贇在徐州接到馮道傳達的號令,激動之下,沒有了分寸,竟然給郭威送來了這麼一道詔書。圍觀諸將見郭威臉上的神色變幻不定,知道他心裡不痛快,也面面相覷,就是不肯跪接聖旨,私底下悄悄對郭威說:“攻入京師,搶劫百姓,我們自己也知道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但想著將軍繼承大統後,必然赦免我等的罪過。誰知將軍居然又讓劉家人當了皇帝,以後我們還有什麼好日子過呢?”郭威聽了,心裡高興,臉上卻故作驚詫之色:“怎麼能這麼胡說八道呢?還是先趕跑了契丹兵再說吧。”於是揮軍繼續朝前走。
眾將士卻早已猜透郭威的心思。此時正值冬天,陽光普照,霧氣蒸騰,眾將官依次上前向郭威祝賀,說看到他馬前有紫氣護身。郭威只當沒有聽到,率領軍隊當夜趕到檀州留宿。第二天,剛要下令讓軍士們繼續前行,帳下的數十名將官突然衝了進來,聲如雷動,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郭威身邊的侍從都嚇得面無人色,只有郭威心中明白,返身進入內室,不慌不忙地關上了門。眾將官們衝進來,把內室的門撞破,跪倒在地:“天子應該由將軍來當,我們已經和劉氏為仇,如果再讓劉氏子孫當皇帝,我們的子孫將性命不保。”說完,也不管郭威願意不願意,就把事先準備好的一身黃袍披在郭威身上。這些人裡想必就有趙匡胤,所以後來陳橋兵變時,高懷德等人將黃袍披在他身上,和今天的情形一般無二。隨後眾人跪倒在地,口呼萬歲。郭威佯裝沒辦法阻止,哭喪著臉,彷彿眾人不是讓他當皇帝,而是要他上刑場,過了半天才說:“你們想要我還朝主政,我倒也同意,只是要答應我一個條件,就是仍然以漢室為宗廟,對太后要畢恭畢敬,並且不許騷擾京城百姓。你們能答應,我們這便立刻起程,你們若是不能答應,我寧可現在就死。”眾人自然立即答應,於是郭威傳令全軍停止前進,再向東京進發。
其時大軍已經渡河到了檀州,要想回洛陽,勢必還要再渡一次河。郭威就下令第二天搭橋過河。誰知當晚突然起了寒風,一夜之間,河上已經結了厚厚一層冰,郭威十分高興,認為這是上天在幫忙,便領軍踏冰過河,直奔東京。
東京城裡的王峻、王殷,本來就是郭威的心腹,接到郭威已被眾將士擁戴為帝的信報,自然心領神會,當即派馬軍指揮使郭崇威,領五百兵士直奔宋州。因為劉贇要從徐州到東京,必然要經過宋州,所以郭崇威名義上是去迎新君,保護新君來東京,實際上是要把劉贇控制起來,然後等郭威發落。王峻、王殷到宮裡求見李太后,將檀州兵變的事情一一說明,然後又表明了郭威的態度,即一定不忘先帝的恩德,願意把太后當自己的母親來對待。想那李太后一介女流,突然碰到這種事,手中無權也沒有兵,想要找個人來出出主意,可朝中群臣早已經被警告過了,竟然沒有人敢前來,無奈只得獨自在宮中哭泣。
王殷和王峻催促群臣出城去迎接,一班臣子在城外接到了郭威,跪倒在地口稱萬歲,讓郭威立即進城登基。郭威卻還要繼續演戲,說:“不是我不進城,只是我有言在先,仍然要奉漢室為宗廟,現在漢室畢竟還有太后在,除非有她的旨意,不然我是不能進城登基的。”群臣恍然大悟,立即返回城中上表,要李太后下旨讓郭威監國。這幫臣子為了在郭威面前爭功,也不知使了什麼手段,反正這道詔書是拿到了。郭威聽了李太后的詔書,喜笑顏開,拜領了詔書後,便開始稱孤道寡。首先詔告天下,以平民心,其次就是要對付徐州節度使劉贇了。
※BOOK。※蟲 工 木 橋 虹※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