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最終使政府的公信力徹底消失”
蕭天點了根菸,在那想了許久。然後繼續落筆寫道:
“官與民的關係作為政治倫理的重要內容,不僅反映著官員的道德態度,而且也是區分不同社會官德本質差別的分水嶺,在中國古代社會。雖然有大量的民本民貴思想資源。封建君王和有遠見的思想家也反覆強調“愛民如子”“為民做主”但從本質上講,當時的統治階級重民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僅僅是鞏固封建君王政治統治的主要手段。
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官民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國民由過去的奴僕變成了社會的主人,由對強權的屈從變成了對自由的肯定,由草奴人格變成了獨立人格。
但是,從我們的官員方面來說,還有許多人對“甘為公僕。的觀念遠未樹立起來。要徹底改變這一局面,就必須使廣大國民和各級官員協州認識到國民嘉我國政權的根本性質。國民是國家一繃秩公升最終來源,全心全意為國民服務是各級政府官員的根本職責。
要真正培養起領導幹部“為民。的道德品質,必須建構起完善的政治制度,其中公民社會制度的建立尤為重要,因為單靠公民個體的力量。無法對抗強大的公共權力,只有讓廣大公民建立起自己的民間組織。以有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方式去保障自己的神聖權利,才能確保各級官員對國民永保敬畏之心。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一
公正,也是官員必須做到的。公正是公平和正義的合稱,在中國古代政治倫理史上不乏對公正的真知灼見,儒家的“正心誠意。理論就是明證。
官員必須從內心尊重正義,努力成為具有正義品質的人。在施政行為上處理事情公平正當,在公共領域不謀私利,面對社會不公敢於直言,遇到恃強凌弱勇於挺身而出。要具備上述道德品質。就要求官員能夠篤信自己所從事事業的正確性。不因邪惡勢力脅迫而喪失原則,真正做到大公無私。
官員面對公私利益衝突時,始終把國民和國家的利益放到首位,乃至犧牲個人私利而服從人民、黨和國家的利益一
寬容。寬容也是政府官員應當具備的一種道德品質。在大是大非面前講政治、講大局、不弄權、不鬥氣,講支援、講尊重、講信任、講諒解,培養自己容人、容言、容過的寬容氣度,善於取人之長,容人之短,而不是在政府部門內大搞**獨裁,排除異己,唯我獨尊。
最後一點,就是我們反覆提到的廉潔!
廉潔是中外政治倫理史上對官員道德品質的基本要求,集中體現了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的雙重特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官員的各種**中,貪婪是最主要的惡欲。正是由於貪婪的普遍性才彰顯出廉潔品質的道德價值。廉潔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道德心理層面的廉恥心,二是道德行為層面的廉潔行為,二者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官員廉潔的道德品質。在古代社會廉潔以官員對貪慾的剋制為前提,在社會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官員的多貪就意味著百姓的少得,這是清官之所以受到人民群眾追捧和愛戴的重要原因,官員要少貪就必須在禁慾和貪慾兩種極端性選擇中做出有效節制,節制不是徹底地消除**,而是在理性指導下合理地追求**的滿足。
令人悲哀的是,在禁慾說教的背後是無法克服的縱慾,許多封建官吏對自己是縱慾,對百姓是禁慾。
而在這個時代,廉潔更應成為政府官員的重要品質之一。
民國政府和我本人,之所以把廉潔的道德品質看得如此重要,是因為廉潔是一種重要的政治力量,它不僅表現在廉潔者的浩然正氣和無所畏懼給**行為造成的巨大威懾力。而且廉潔者還會給人以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和道德引領力,激發起強大的社會正氣,盪滌掉官場中的汙泥濁水和歪風邪氣,為政府執政莫定紮實的群眾基礎”
洋洋灑灑寫了許久,抬眼看的時候,天色已經微亮。
蕭天揉了一下眼睛,在這份文章的最頂部,寫下了:
“什麼才是中國需要的官員,蕭天。”
呼了一口氣,站起了身。活動了下筋骨,又看了一眼這份文章。
這是自己的想法,雖然有些並不一定正確,但大方向卻並沒有錯,希望這份東西,能帶給大部分官員一些警醒,不要再發生更多的錯誤。
安陽發生的事情,帶給人許多震動。
出事了不要緊,關鍵是如何制止它。挽救它,彌補它,以避免日後再有這樣不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