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如鏡。
皇家海軍實力佔有絕對優勢。開戰時,英、德海軍分別擁有戰列艦15:5,巡洋艦64:8,驅逐艦230:30,潛艇58:57,航空母艦7:0。
兵力如此懸殊,他自信切斷德國的海運不會太費力氣,皇家海軍面臨的最艱鉅的任務,就是確保自己的海運安全。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派襲擊艦和潛艇到大西洋攻殺商船的戰法使他大傷腦筋,他考慮再三,還是決計採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老辦法,先關門,後打狗。他屯重兵於本土,企圖封死北海,以捆住德國海軍的手腳。
丘吉爾走這步棋遇到了麻煩——挪威。挪威海岸線對大洋開放的有17000多公里,如果希特勒出兵佔了挪威,皇家海軍縱然使出渾身解數,也難以困住對手。屆時,德國艦隻隨時都會從薄霧繚繞的挪威峽灣中溜出來,殺向大西洋,那將是一種相當被動的局面。
1940年春,丘吉爾得到報告:運載瑞典礦石的德國船隻踐踏挪威中立,避開英國封鎖,緊靠挪威海岸航行。他敏銳地意識到事態嚴重,出兵挪威刻不容緩。3月底,他正式通知海軍部,派出佈雷艦只,用水雷封鎖挪威海岸,同時派出部隊,前去攻佔挪威的沿海重鎮。
一接到命令,海軍部趕忙調兵遣將,積極行動。佈雷兵分三路:派8艘驅逐艦組成北方佈雷隊,前往佛斯特海峽佈雷,封鎖納爾維克,阻止德國船隻運送鐵礦;派2艘驅逐艦前往挪威中部要衝,設下雷區;派1艘佈雷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南方佈雷隊,前往施塔德蘭德。為了保證北方佈雷隊作業順利,還令惠特沃思海軍中將率領“聲望”號戰列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出海,在佛斯特峽灣口外遊弋策應。
4月7日,登陸部隊集結完畢。陸戰隊員個個磨拳擦掌,士氣高昂,運輸艦隻只待一聲令下,便可啟錨出航,跨海東征。恰在這時,7日8時5分,一架從奧克尼群島哈德斯通機場起飛的偵察機拍回報告,在德國納澤以北大約150海里的水面,發現了納粹大艦隊。當日13時30分,惠靈頓式偵察轟炸機進一步發回報告,在北緯56°48',東經6°10'水域,發現了“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
英國海軍部聞報大吃一驚。儘管根據情報還不能明確判斷對手的行動企圖,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再讓登陸艦船出海會冒很大風險。於是,它果斷下令放棄入侵挪威計劃,讓陸戰隊員離船上岸,同時電令出發不久的南方佈雷隊,被迫趕緊返航。
英國皇家海軍當然不肯放過與德國艦隊交戰的機會。20時15分,本土艦隊司令查爾斯。福布斯爵士便親率“羅德尼”號、“勇士”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以及2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出海,高速向東北方向航行,企圖截住對手
''
第七百零二章 海上較量
第七百零二章 海上較量
英國皇家海軍當然不肯放過與德國艦隊交戰的機會。20時15分,本土艦隊司令查爾斯。福布斯爵士便親率“羅德尼”號、“勇士”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以及2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出海,高速向東北方向航行,企圖截住對手。
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39年9月起,u艇的“戰果”在開始時觸目驚心。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有所減少。
“戰果”減少的理由很簡單,正像鄧尼茨預料的那樣,與一開始不同的是,現在只三分之一的u艇能上戰場,不過,23艘u艇從開始就狂龍餓虎般活躍著。
不久,糧食和魚雷都用光了,大多數u艇只好回到基地補充給養。從補充給養到重新出擊需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這就是“戰果”減少的理由。
到1940年1月,又擊沉船隻40艘,達111000噸,然後再度上長,2月份達到45艘計170000噸,眼看u艇又要達到高峰,不料3月4日,頒發了禁止u艇出動的命令,此命令嚴重約束了仍然活動在挪威方面的u艇。
到3月日,鄧尼茨才獲悉制定這項命令的理由:這是因為德軍想在挪威及丹麥登陸作戰,u艇要隨時應付英軍的攻擊,以便援助並保護德國的登陸部隊。因此,德國海軍收回了訓練學校所屬u艇,縮短了兩艘新造艦的試航時間,編成一支擁有31艘u艇的作戰部隊來承擔此項任務。
不料這個任務竟是偵察和運輸,令人啼笑皆非。
然而,這次不僅沒有任何損失,而且搞清了魚雷的某些缺陷,對德國國海軍來說仍不失為一次有價值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