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籤合同就比較省心。美國人這種習慣到中國就慘了,他以信任合作者為出發點,而我們以防範合作者為出發點,過去他們有很多商人的錢就被一些不法的中國人給騙走了。現在他們也變“聰明”了,這種聰明真是可悲的,那是在“惡”的前提發展起來的保護自己免受他人傷害的技巧,叫做陰謀詭計。

我是一個信任別人的人,並且相信社會在發展,會越來越好。即使現在我們有很多問題,相信將來也會變好。相信是一種力量,只要相信,它遲早會變成真的。對於人間社會的事,信則靈,這句話比用在相信神蹟上更令人相信。從善如流,相信社會秩序會越來越好的。

有一年我們公司的銷售員被另一個公司集體挖走,這就是轟動一時的“現代城挖人事件”。當時,我心中真是恨啊,沮喪啊,埋怨世道不公啊,完全以惡來考慮問題,惡控制了我的大腦和身體,我感覺自己猶如籠子裡面的困獸。後來我靠著最後的理智回到山裡,回到我在山裡的家——山語間。回去還是想這件事,想不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想到頭疼。看到我們的地裡的玉米熟了,索性開始掰玉米,一筐筐地往回搬,竟然把這事忘了,完全排除在頭腦之外了。等我把地裡的玉米收完時,理智也回來了,情緒也正常了,頭腦也靈光了。於是,我很理性地把下面的事情處理好,召開記者會,完成了一次危機公關,接下來現代城的銷售竟然奇蹟般地變好了。如果當時在不理智的情況下以惡攻惡,和對方較勁,勢必會引發更大的不快。寧靜的環境似乎能夠喚醒善的力量,我現在之所以迷戀入靜、冥想,就是因為有過那次體會。

我們從電視、網路、各種媒體中,看到最多的表現力量的東西,是飛機大炮、海軍陸軍。這些武器都在強調一個道理:有壞人,對付壞人要有力量,要以暴力抗惡。殊不知暴力本身就是一種惡。與暴力站在一起的,還有抗議、恐嚇、拳頭、謾罵、造謠、欺騙等等,這些東西沒有一件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不光沒有給別人帶來好處,甚至給發力者自己也沒有帶來絲毫的好處,帶來的只是破壞和不安寧。每當謾罵、惡意中傷別人後,你一定會出現無所適從的空白、無聊和空虛,為了彌補這無聊的空虛,只好用更惡劣的語言去謾罵和中傷他人,越是惡劣的語言說出口之後,出現這種空虛和無聊就越嚴重。與其說以上這些也算是力量,還不如說是蒼白和無力,因為它們從本質上來說,都走到了真正力量的反面。

我永遠相信愛的力量,而相信就是力量。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禱(1)

我記得馬克思曾說過一段話:物質不夠豐富時,工作是為了生存的需要,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工作圍繞物質而動;當物質豐富之後,人也需要工作,那時工作就成了人生的精神享受,不工作不勞動就難受。原話已經記不清了,大體的意思就是這樣。而我以為,在物質不豐富時,尤其要把工作當成人生的一種精神享受,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更愉快地工作,提前進入馬克思說的共產主義的精神狀態。

有人說,具有精神享受的是腦力勞動,而不是體力勞動,所以要透過工作獲得精神享受,應該尋求更高階的腦力勞動。我的體會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沒有什麼差別,一個木匠,要做好一條板凳,也需要動腦筋;如果他對板凳要求完美,所動的腦筋就更大了。在親力親為下,幾根木頭變成了一條漂亮板凳,其幸福感不亞於作家寫了一部小說。作家是腦力勞動者了吧,可是也需要去打字,也需要長時間伏案的體力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精神享受的指標都是是否能夠從中獲得幸福感。這幸福感是從工作開始那一剎那間就產生並持續增強的,而不僅僅出現在工作成果出現之後。工作過程也是有美感的,比如流程的美,從中你也能獲得幸福感。完美的工作過程必然導致完美的工作結果。

佛祖釋迦牟尼談到,“精進”是人生尋求真理達到醒悟的唯一法門。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最能找到“精進”感覺的,就是工作。我們對很多偉大人物的妙語讚歎不已,認為他們的言論表達了真理。而這些大成就者所說的妙語,乃是其努力工作之後,透過大量實踐和經驗得出的結論,他們的言語都只是其偉大人生冰山上露出水面的極小的部分。

工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這本書裡我會談很多。

首先我想說的是工作時要進入一種精神狀態,這種狀態是什麼樣的呢?應該是平靜的、忘我的,在外人看來有點孤獨的,但自己內心是喜悅的。而破壞這種狀態或者使人不能進入這種狀態的情緒是浮躁、嫉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