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平靜生活—從1992年和芭芭拉·沃爾特斯離婚後,艾得爾森將全部感情給了他的新(第四任)妻子—37歲的希爾·尼西斯,當時他們剛有了第一個孩子。

在其餘的7個董事中,羅本·馬克是李文的眼中釘、肉中刺。60歲的馬克是考爾蓋特…派爾毛利夫公司任職很久的CEO和主席,他精明、固執、刻薄,並且能迅速挑戰李文。馬克很粗暴,說話粗魯,是個理智的紐約人,所以其他董事不太喜歡他,因此作為李文的對手他很少取得什麼大成就。他的反對經常被溫森特壓倒,然後特德·特納會嘲笑他,但只有一小部分是開玩笑的成分:“羅本,你是做牙膏的!你懂什麼?”

特納,就是特納,很可能是時代華納董事會最難猜測的董事。有時他突發奇想,會投李文的票,但有時候他會失去控制和一貫的冷靜,對李文的錯誤和疏忽大聲地咆哮。但是特納在董事會沒幾個同盟,他通常是孤軍奮戰,他惟一忠誠的支持者就是67歲的小卡特爾·巴卡特。當時,巴卡特在紐約銀行做CEO和主席時,他就曾支援有線事業,同意給特納廣播公司和約翰·馬克的電視傳播公司大筆貸款。特納將公司和時代華納併購後,在董事會得到兩個席位,一個給自己,另一個則在他的朋友和顧問約翰馬克的建議下,選巴卡特擔任另一個董事。

這樣,就只剩下4個董事了,65歲的傑拉德·格利威爾德和57歲的史蒂芬·波倫巴赫。他們於1997年加入時代華納的董事會。當時,人們認為他們會動搖保守的時代華納董事會。那時《商業週刊》剛剛將時代華納董事會評為美國25個最差的董事會之一。格利威爾得十分能幹,他是UAL(聯合航空的母公司)已退休的CEO和主席,以及克萊斯勒公司的前副主席,他曾把這家汽車公司從破產的危機中拯救出來,所以他可以為時代華納貢獻多年的經驗。但是他們並不熱心於董事會的工作。他忙於創辦一個私人債券基金,他既不過問時代華納的具體經營,也不挑戰李文。而另一個人,波倫巴赫,是希爾頓酒店公司的CEO,確實遵守了他的諾言。身為貿易家,他擁有廣泛的好評,在財務上又很精明,而且深得人心,他可能是時代華納最好的董事。前美國交易代表卡拉·海耶斯和菲利浦·莫里斯公司的前CEO和主席邁克爾·麥兒斯也是一流的董事,但是在一個13位董事組成的董事會里,3位董事並不能帶來太大的影響。總之,時代華納的董事們根本不是李文的對手。

併購之路(7)

簡言之,時代華納的董事會同意和美國線上的併購,董事會成員對於星期六那次特別董事會議的通知幾乎沒有事先得到什麼訊息,他們怎麼能做出正式的決定呢?但讓我們想一下,即使是這13位董事全部都有時間一點一點地考慮和美國線上的併購的具體事項,那事情的最終結果也一樣,因為公司董事投票反對CEO的事情畢竟不常見。

雖然是最後一分鐘才召集他們,但時代華納的12位董事還是親自參加董事會議,而惟一不能出席的董事卡拉·海耶斯當時正在中國談生意,但整個會議過程都用電話和他保持了聯絡。會議兩點開始,進行了7個小時,讓人們筋疲力盡。據他們後來說,這次會議像是一次全國展覽,最後以銷售人員承諾永生、逐步上升的股市和可以治療太陽底下所有疾病的藥方的精彩表演結束。最精彩的表演來自摩根士丹利公司著名的網路分析師瑪麗·米克爾。米克爾像領導宗教重生的那些人一樣懇求時代華納的13位董事擁抱數字化時代。米克爾描繪出和美國線上併購後的美好未來,她取笑那些在未來世界還看重資產的財務規律。她告訴董事們他們應有信念—時代華納馬上就會被贖身,美國線上會拯救時代華納。她用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來結尾:“亨利·盧斯和史蒂夫·凱斯出生時是分開的。但經過一系列的艱難困苦、失敗挫折,史蒂夫·凱斯和亨利·盧斯還是透過他們圖章戒指上的印記或其他東西互相認出了對方。”

米克爾有啟示而有趣的發言之後,摩根士丹利公司媒體電信部重要的併購購買銀行家保羅·湯伯曼開始了富有激情的講話,湯伯曼之後則是不屈不撓的傑裡·李文。一位董事回憶說:“現在想起來,我覺得他們肯定進行了幾次排練。因為他們唱的是同一本讚美詩集裡的歌,我對這種不全面感到不安。”

而只持續兩個小時的美國線上董事會則沒有那麼多值得回憶和戲劇化的事情,惟一一個稍微反對這次交易的董事會成員是芳妮·梅公司的主席兼CEO富蘭克林·雷尼斯,他質問為什麼要買下時代華納而不是另外更便宜的媒體娛樂公司。“邁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